在電力市場化交易日益成熟的今天,光伏電站的建設對發電仿真的精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仿真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電站的經濟效益和運營成敗。
近期,在2025年SNEC展會上,陽光新能源公司憑借“魔方”技術平臺,推出了全新升級的iSolarSim光易仿光伏發電仿真軟件2.0版本。這款軟件融入了先進的AI實景仿真技術,構建了全場景數字孿生能力,旨在解決光伏發電領域中的發電量評估失真、設計效率低下以及土地利用率不足等關鍵問題。
面對光伏行業現有仿真軟件存在的精細化不足、模型不準確等挑戰,iSolarSim 2.0首次引入了“實景仿真雙引擎”概念。該引擎通過“精準實景”與“深度實景”兩種模式,能夠針對不同場景進行細致的發電計算。在地面電站場景中,它可實現組串級發電計算;而在工商業及家庭光伏場景中,則能進行組件級發電計算,整體仿真精度提高了2.5%。
在安徽合肥的一個工商業光伏項目中,iSolarSim 2.0通過AI技術自動識別屋頂CAD圖紙,精確復原了設備的三維位置和電氣連接信息。結合雙面組件的反射增益模型,軟件生成了熱力云圖,使遮擋損失可視化,從而幫助設計師優化布局方案,確保每一塊組件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iSolarSim 2.0還搭載了光伏仿真領域的首個AI智能體。這一創新功能融合了AI大模型與仿真引擎,允許用戶通過對話提示詞的方式快速獲取關鍵參數,如發電量、最佳輻照角以及斜面輻照量預測等。在上海浦東的一個項目中,AI智能體在10秒內完成了特定場景下的發電量計算,效率較傳統手動輸入方式提升了90%。
基于其高性能的仿真引擎,iSolarSim 2.0還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對上萬種設計方案進行發電仿真,3分鐘內即可完成所有方案的評估,效率提升了千倍。這一特性在電力市場化背景下尤為重要,有助于快速找到最優設計方案。
iSolarSim 2.0不僅支持平地和山地的混合場景排布,還針對山地場景下的組件排布進行了優化。該功能能夠根據客戶需求,在規定容量下找到發電量最佳的排布方式,或在發電小時數固定的情況下實現容量最大化。這一創新打破了傳統陰影約束,通過土地能量的綜合利用,提升了發電量超過1%,裝機容量5%,進而提高了毛利3%以上。
針對中國家庭光伏市場的特點,iSolarSim 2.0還支持人字坡單/雙面發電仿真以及山體陰影計算等功能。特別是其獨有的人字坡雙面仿真技術,通過構建三維有限面積的仿真模型,提高了家庭雙面坡屋頂場景的仿真精度超過2%。
目前,iSolarSim 2.0已全面覆蓋大中小微各類電站場景,并向全行業免費開放。這一舉措將推動整個光伏行業進入人人皆可仿真的新時代,為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