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而超快充技術更是成為了推動這一進程的重要力量。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領域,超快充技術都備受矚目。
近日,巨灣技研在充電新國標發布后,首次進行了行業公開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其XFC極快充電池在800A國標充電樁下,從5%至63%的SOC區間僅需3分58秒,比兆瓦閃充還快62秒。更驚人的是,5分鐘內即可充入54.54kWh電量(5%-78% SOC),平均充電倍率高達8.8C,這一表現甚至超越了友商在1000A非國標樁上的成績。
2024年底,大功率充電新國標將全面出臺,新標準對充電接口的電壓和電流進行了明確規定。電流上限從250A提升至800A,電壓上限則從1000V提升到1500V,這一標準將覆蓋充電樁槍頭與車載充電插座。新國標的制定不僅考慮了安全性和成本效益,還兼顧了新舊國標接口的兼容性,避免了因電流提升而導致的元器件升級成本激增。
在測試中,巨灣技研已量產的成熟電池產品通過軟件升級,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搭載該電池的2022款AION V Plus車型,在軟件升級后,0-80% SOC區間的持續平均倍率超過8C,20%-70% SOC區間更是能突破更高的倍率。這表明,巨灣技研的超充電池產品在新國標下,經過軟件迭代,性能有了質的飛躍。
巨灣技研總裁裴鋒表示,超快充將成為電動車的標配,正如手動擋升級為自動擋一樣,“無超充,不電動”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他認為,800A是我國直流充電接口電流能力的穩妥規定,這一規定綜合考量了安全性、成本以及提升功效的需求。
裴鋒強調,巨灣技研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始終將場景需求放在首位,以高標準技術打造卓越的硬件性能。此次新國標升級,巨灣電池展現出了獨特優勢,只需軟件更新,就能充分釋放硬件性能。巨灣技研正在開發更具市場競爭力的XFC極快充電池產品,并計劃量產上市。
在技術層面,巨灣XFC極快充電池注重恒定、可持續性的充電功率,而非僅僅追求峰值功率。裴鋒認為,0-80% SOC快充區間能否全過程高功率超充,是檢驗超快充的硬核標準。巨灣XFC極快充電池具備峰值16C的能力,但采用全程恒流充電策略,測試中均值倍率穩定在8.8C。相比之下,一些超充電池采用非恒流充電策略,初始峰值電流高但隨后持續下降,這種策略需要更大更貴的充電樁,且適用性受限。
除了超高倍率外,巨灣XFC極快充電池還憑借先進的材料工藝和創新的結構設計,實現了長壽命的特點。據介紹,其常溫超快充循環圈數高達3000次,且在頻繁的超充使用中,電池衰減程度小,能維持穩定的性能輸出。
在測試現場,巨灣技研還展示了其電池健康監測平臺的數據。數據顯示,行駛里程最長的巨灣電池包已超過31萬公里,且狀態良好,衰減程度低于5%。
超快充電池對制造工序有著極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巨灣技研正在加速推進高端產能建設,其超快充動力電池專業工廠于2022年5月啟動建設,2024年已實現全面投產。這標志著巨灣技研率先實現了超快充/極快充動力電池的規模化量產。
在適應充電新國標、推動超充普及的同時,巨灣技研還在先進新材料、下一代新型儲能器件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豐厚的技術儲備和創新突破。目前,巨灣技研正在研發新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其最高能量密度能達到450Wh/kg,最高充電倍率達到6C。
裴鋒透露,巨灣技研已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支持,成為“固態電池復合固態電解質研發與產業化生產”的承接單位。有望在3-5年內實現“超快充+高能量密度”的雙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