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快消品行業的風云變幻中,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行業不僅處于低谷期,經營壓力倍增,同時也步入了關鍵的轉型期,伴隨著廣泛的恐懼與焦慮情緒。然而,正是這樣的時期,孕育著新興力量的崛起和新一代領袖企業的誕生。每一次低谷與轉型之后,都會見證一批新星的快速崛起,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這一過程被稱為行業集中,是周期性和轉型的必然規律。
作為一名擁有30余年營銷經驗的從業者,我親歷了四次渠道轉型的波瀾壯闊。每一次轉型,都伴隨著舊有領導者的衰退和新興企業的破土而出。對于那些傳統模式下的巨頭而言,變革無疑令人畏懼,因為它們往往是舊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然而,對于其他企業而言,轉型期則意味著成為新巨頭的可能,關鍵在于是否具備轉型的意愿和實力。
以零售業為例,近年來,零售商的日子并不好過,零售業Top100企業的市場份額在近十年間下降了50%。然而,這次變革之后,新的零售巨頭將應運而生,關鍵在于誰能抓住這次機遇,成為新的行業領頭羊。同樣,經銷商領域也在經歷深刻變革,小型化趨勢逐漸讓位于跨品類、跨區域的B2B訂單平臺和物流平臺,這一變革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快消品行業的寡頭格局長期存在,長尾企業難以撼動巨頭的地位。然而,隨著分眾、小眾市場的快速增長,長尾企業開始進軍高端市場,反而讓傳統大眾巨頭感到無所適從。變革的時代,意味著洗牌與重生,舊有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有企業失去位置,也有企業找到新的立足點。深度分銷體系,這一統治渠道20多年的模式,即將迎來終結,傳統渠道體系也將崩潰。與其擔心舊秩序的瓦解,不如積極參與新秩序的建設。
在轉型期,企業不應過分關注短期的增長,而應著眼于未來在新秩序中的位置。快消品傳統渠道由品牌商、經銷商和零售商三方構成,品牌商通過深度分銷和渠道驅動,經銷商作為四流合一的商貿流通模式,零售商則依賴地段流量和貨架租賃。然而,這種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品牌商的主宰力逐漸消退,零售商開始承擔起消費者代言人的角色,成為渠道變革的關鍵。
未來的渠道參與者將形成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不再是簡單的三方遞進關系,而是多角色的交叉組合。經銷商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從站位品牌商轉向站位零售商,進而站位消費者。這一變化標志著中國營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新零售商不僅承擔品牌商的角色,推廣自有品牌,還承擔供應鏈管理和零售職能,更加注重消費者研究和代言。
商貿型經銷商將逐步被平臺型渠道商取代,四流合一將轉變為四大平臺:商流B2B平臺、物流F2B2B平臺、資金平臺和供應鏈聯盟平臺。這些平臺都站位終端和消費者,成為消費者拉動渠道生態的一部分。然而,這也引發了新的問題:品牌商如何在渠道中找到自己的同盟軍,如何建立渠道拉力?
在歐美市場,營銷已經演變為1P營銷,即產品(品牌)為核心,渠道早已第三方化。而在中國市場,雖然渠道正在向第三方化轉變,但品牌商仍然需要在渠道中發展自己的同盟軍。關系型經銷商可以選擇成為品牌商在渠道的運營商,通過基于場景的bC一體化用戶運營,形成品牌商的渠道拉力。
品牌商也需要重塑渠道驅動力,銷售部轉型為用戶運營部,承擔用戶運營的職能;品牌部(市場部)轉型為品牌場景部或品牌IP部,負責建立品牌和IP。在新的渠道秩序中,場景、bC一體化、體驗和用戶運營將成為營銷的四大關鍵詞。
渠道新秩序的生態復雜而多樣,大量第三方平臺形成共生局面。品牌商必須在新秩序中找到自己的同盟軍,利用平臺提升效率,重構營銷組織,承擔起運營用戶和抖音傳播主戰場的責任。只有積極參與渠道重構,企業才能獲得新生;拒絕重構,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在變革的時代,無論是零售商、經銷商還是品牌商,都在尋找自己的新位置和新角色。每一次的轉型都伴隨著陣痛和機遇,但只有那些敢于擁抱變革、積極參與重構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快消品行業的轉型之路上,每一個參與者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有的輝煌,有的黯淡。然而,正是這些故事,共同構成了行業變革的壯麗畫卷。在新的渠道秩序中,誰將成為新的領袖,誰又將黯然退場,一切都在未知中等待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