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針對汽車安全領域再度采取行動,正式啟動了一項關于《汽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并向公眾廣泛征求意見。此次技術要求的起草陣容強大,涵蓋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及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業內知名企業。
據了解,當前國際上在這一細分領域尚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而我國現有的與汽車門把手相關的標準,主要集中在耐久度、強度、耐高溫、耐振動及耐腐蝕等傳統性能方面。然而,隨著電動門把手與隱藏式門把手的興起,這些傳統標準已難以滿足現代汽車技術發展的新需求。
工信部強調,隱藏式門把手因其獨特的美觀性和科技感,在市場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系列問題逐漸顯現,包括強度不達標、控制邏輯存在安全隱患、操作識別困難(因其隱蔽且無明顯標志)、斷電后失效以及可能導致的夾手風險,特別是在緊急逃生和救援場景中更為突出。在車輛發生碰撞或起火事故時,電動門把手往往因斷電而失效,極大地增加了救援和逃生的難度。
為此,《汽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制定,旨在從救援逃生的角度出發,強化汽車車門外把手在碰撞及起火等極端情況下的安全邏輯。該標準將要求增加機械式或斷電保護等安全冗余設計,確保在斷電、碰撞等事故發生時,車門系統仍能保持開啟狀態,從而保障救援及逃生通道的暢通無阻。
隨著工信部的深入介入,汽車門把手的設計將不再僅僅追求形式上的新穎與不同,而是將安全性置于首位,成為設計與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因素。這一舉措有望推動汽車行業在保障消費者安全方面邁出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