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界巨頭吉利汽車的一系列動作引發了廣泛關注。先是極氪品牌進行了一場高層人事變動,緊接著,5月7日,吉利汽車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計劃全面收購極氪已發行的股份,實現兩者的完全合并,并推動極氪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這一系列戰略部署,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根據吉利汽車發布的官方公告,吉利將以每股極氪股份2.566美元的價格進行收購,相當于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較極氪在紐交所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約13.6%。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價格與極氪一年前IPO時的開盤價幾乎持平,意味著IPO投資者、管理層及員工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未因此受損。
極氪上市尚不足一年,吉利便選擇將其私有化,這一決策無疑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有觀點認為,此舉或與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有關,尤其是美國針對中國實施的貿易限制政策,使得吉利選擇規避潛在風險。然而,也有內部人士透露,極氪回歸吉利的真正核心在于吉利《臺州宣言》戰略的延續,旨在通過戰略整合與協同,減少重復投資,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回顧極氪近一年的上市歷程,可以說對吉利和極氪都帶來了不小的收獲。通過IPO,極氪成功獲得了大規模融資,為應對內卷嚴重的市場環境增添了底氣。同時,極氪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技術突破,也離不開上市帶來的資源支持。這些成果不僅推動了極氪的發展,也為吉利在新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利此次私有化極氪,也是其“回歸一個吉利”戰略的一部分。早在多年前,吉利就曾經歷過一輪品牌擴張與整合,通過打造帝豪、英倫、全球鷹等品牌,實現了快速發展。后來,隨著領克、幾何、極氪等品牌的加入,吉利再次進入新一輪轉型期,銷量也實現了大幅增長。從吉利的發展歷程來看,其總能在擴張與整合之間找到平衡,抓住寶貴的發展機遇。
對于當前國內眾多面臨困境的車企而言,吉利私有化極氪的舉措或許不能直接成為他們的借鑒模板,但從吉利《臺州宣言》的戰略精神中,我們或許可以汲取一些有益的經營哲學。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車企需要靈活調整戰略,既要規避風險,又要抓住發展機遇,以實現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