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總有一群青年才俊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推動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王紅,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智能出行所所長,便是這樣一位杰出的代表。她憑借在自動駕駛汽車預期功能安全領域的深入研究和顯著貢獻,成功入選第六屆(2020-2022年度)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成為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青年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
王紅與汽車安全的結緣,始于博士階段。最初,她的研究方向偏向新能源領域,但在學術科研的旅途中,她逐漸將目光投向了當時相對小眾而前沿的自動駕駛領域。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期間,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動駕駛方向的研究中,特別是在決策、規劃算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她敏銳地意識到自動駕駛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這成為了她后續研究的重點方向。
2019年,王紅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國入職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彼時,我國汽車行業對智能化時代的汽車安全問題意識尚顯不足,但王紅卻堅定地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她深知,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量產應用,安全問題將成為制約自動駕駛大規模落地的重大障礙。因此,她將自己的研究工作聚焦于自動駕駛汽車預期功能安全方向,致力于解決這一領域的核心難題。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王紅深挖基礎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她揭示了道路交通未知場景要素的分布偏移與系統不確定性之間的映射關系,構建了道路交通違規合理判據模型,發明了即插即用式違規風險在線評估裝置。同時,她還提出了基于關鍵場景的預期功能安全雙閉環測試方法,構建了我國專用的評價預期功能安全可接受水平的謹慎駕駛員模型。這些成果不僅突破了自動駕駛在開放環境中對未知風險的認知瓶頸,還提升了運行風險的預防預控能力。
王紅的努力不僅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更在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積極參與行業組織的工作,推動“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合作模式。2020年5月,她擔任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工作組第一屆執行副組長,該工作組由中國工程院李駿院士倡議成立,致力于推動我國智能汽車發展路線圖與國家有關自動駕駛安全政策的制定。在王紅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組取得了多個“零突破”,為我國智能汽車的安全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紅深知,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才能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因此,她積極倡導和踐行團隊協作精神,感染、帶動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到汽車科技事業中來。她表示,作為新一代的汽車科技工作者,他們擁有著更為優渥的研究氛圍和更為活躍的產業實踐,但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她希望自己和同事們能夠不負重托,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為我國早日成為汽車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今,王紅已經成為汽車安全領域的知名專家,她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參考。她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為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