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近日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旨在增強順風出行過程中的用戶互信,有效規避因人車不符而引發的潛在風險。這些措施的核心在于新上線的“行前二次人臉識別”功能。
據嘀嗒出行介紹,車主在“出發去接乘客”和“到達乘客起點”這兩個關鍵節點,均需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這一改變取代了以往僅在接單時進行的人臉識別,形成了更為嚴格的雙重核驗機制。此功能的目的在于確保實際接駕的車主與下單時的車主信息一致,從而提升乘客的出行安全感。
若車主在行前人臉識別驗證中未能通過,平臺將自動為乘客取消行程。對于30天內累計兩次驗證失敗的車主,嘀嗒出行將采取扣減信用分并限制其接單的措施。這一系列的嚴格規定,旨在構建一個更加互信和安心的出行環境。
除了人臉識別的升級,嘀嗒出行還引入了基于AI算法的車輛不符主動識別系統。這一系統能夠在乘客行前核驗反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車輛信息的智能識別,一旦識別出車輛不符,將立即采取嚴格管控措施。
嘀嗒出行還建議車主,若車輛信息發生變更,應及時在App內更新車輛信息。車主可以在個人主頁點擊“車輛管理”,進入“我的車庫”進行車輛信息的更新或添加第二輛車。若車主在平臺認證了兩輛車,接單時還可以操作切換車輛,確保接單車輛與實際駕駛車輛一致,從而增強乘客的信任感。
嘀嗒出行強調,人車不符不僅存在多重安全隱患,還可能降低乘客與車主之間的互信度,甚至導致平臺行程保險失效。因此,嘀嗒出行在《順風車用戶行為管理規范》中明確規定,車主或車輛信息與訂單不符屬于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將受到嚴厲處罰。
對于車主而言,接單后需在出發去接乘客和到達乘客起點時分別進行人臉識別。車主需在10分鐘內完成驗證,否則平臺將自動取消行程。嘀嗒出行建議車主在進行人臉識別時,確保車內光線充足、面部無遮擋、網絡良好,并在安全環境下操作。
對于乘客而言,嘀嗒出行也提供了一系列建議。上車前,乘客應查驗“車主信息核驗卡”,比對車輛信息,確認與平臺訂單相符后再上車。遇到人車不符的情況,乘客應拒絕搭乘并及時向平臺反饋。當乘客到達后,若車主正在進行人臉識別,建議等待車主驗證通過后再上車。
嘀嗒出行還表示,隨著順風車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深耕,安全能力和生態治理能力已成為順風車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嘀嗒出行將繼續通過定期違規用戶公示、常態化安全宣導以及引導乘客主動監督等方式,共同塑造移動出行時代的“順風車三方安全觀”,推動順風車行業健康合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