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推進組”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在IMT-2020(5G)推進組的統籌安排下,華為于2025年10月順利完成5G-A蜂窩無源物聯關鍵技術測試的所有用例。測試數據顯示,華為在相關技術指標上表現卓越,完全滿足行業應用需求,為5G-A蜂窩無源物聯技術的商用化進程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次測試中,華為首次采用基于3GPP標準的分離式基站架構,該架構由BBU/pRRU和輔助節點構成。其中,pRRU依托授權頻譜設計,配備創新型高功率發射模塊,支持38dBm的發射功率和2T2R通道配置,接收靈敏度高達-115.8dBm,為測試的全面推進奠定了硬件基礎。
在組網性能方面,華為創新性地將5G-A MIMO技術應用于蜂窩無源物聯解決方案。這一舉措顯著提升了覆蓋距離、標簽盤存準確率及標簽盤存時延等關鍵指標,為蜂窩無源物聯的大規模部署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相較于傳統RFID技術,該方案能更精準地滿足智慧制造、智慧倉儲、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多樣化需求。
為進一步優化網絡覆蓋能力,華為采用5G-A分布式MIMO創新架構,融合蜂窩無源物聯基站、多頭端聯合供能算法及分布式聯合接收算法。盡管受測試場地空間限制,最大覆蓋距離仍達到100米,展現了強大的網絡擴展潛力。
針對標簽盤點成功率這一核心指標,華為在5G-A分布式MIMO架構基礎上,引入多維輪詢盤存高性能算法。該算法通過提升解調靈敏度、增強抗干擾抗噪聲性能,有效提高了簇內及邊緣弱覆蓋區域的標簽盤點成功率。測試結果顯示,標簽盤存成功率達到100%,實現了零誤差盤點。
在接入效率方面,基于競爭的接入信令交互流程下,方案平均標簽盤存時延約為2.4ms。為進一步提升盤存速度,華為通過極簡化信令交互流程縮短標簽接入時間,并結合高性能基站優化信令解析時延。最終測試表明,在極簡化信令交互流程下,平均標簽盤存時延縮短至714.4us,即每秒可完成1400次標簽盤存,大幅提升了系統響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