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最新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其2025年第三季度營收規模突破150億元大關,但利潤表現卻出現明顯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2%,然而歸母凈利潤僅錄得12.78億元,同比下降2.74%。凈利率指標從去年同期的12.91%壓縮至8.26%,創下2022年以來三季報最低水平。
外賣業務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成為利潤縮水的主因。本季度瑞幸配送費用支出達28.89億元,同比激增211.4%,較上年同期多出近20億元。該成本占營收比重從9%攀升至18.9%,直接侵蝕了利潤空間。盡管月均交易客戶數突破1.12億人,GMV同比增長48.1%至173.2億元,但運營成本的結構性變化使得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愈發明顯。
公司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上透露,外賣補貼策略呈現動態調整特征。董事長黎輝指出,當前"百億補貼"由平臺與商家共同承擔,補貼規則隨產品線、時段、地域等因素實時變化。這種靈活機制雖帶來流量增長,卻也導致成本難以控制。CEO郭謹一補充稱,隨著第四季度茶飲消費進入淡季,疊加平臺補貼力度逐步退坡,公司業績增長將面臨新挑戰。
對于業務模式轉型,管理層明確表示自提仍是核心消費場景。郭謹一分析認為,咖啡消費本質依賴線下門店網絡,當前主流價格帶與外賣履約成本存在錯配,且配送時長影響產品口感和用戶體驗。他預計未來補貼形式將更加精細化,外賣業務更多作為階段性補充存在。
在戰略布局方面,瑞幸正加速推進全球化進程。截至第三季度末,海外門店數量突破118家,較年初增長131%。其中新加坡自營門店達68家,美國市場開出5家直營店,馬來西亞通過加盟模式運營45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作為星巴克大本營,瑞幸目前仍處于業務探索階段,管理層稱其表現符合預期判斷。
資本運作層面,公司高層調整引發市場關注。今年4月,原董事長郭謹一轉任CEO,大鉦資本董事長黎輝接任董事長職務。這位具有豐富資本運作經驗的新掌門人表示,瑞幸已進入關鍵發展期,需要在國內市場深化覆蓋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戰略落地。對于重返納斯達克主板的傳聞,管理層回應稱會持續關注美國資本市場,但當前首要任務仍是把握中國咖啡市場的長期機遇。
門店擴張方面,瑞幸繼續保持高速節奏。第三季度末國內門店總數達29214家,其中自營門店18882家,聯營門店10332家,單季度凈增3008家。龐大的門店網絡為其參與外賣補貼戰提供了基礎支撐,但也帶來運營成本攀升的挑戰。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盈利質量,將成為瑞幸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