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大疆投資3D打印領域的消息引發行業關注。拓竹科技創始人陶冶在社交平臺發布長文,透露其前雇主大疆在投資某3D打印企業時,協議中特別設置了與拓竹科技相關的條款。這一動態經多方核實后確認屬實,大疆方面回應稱,此次投資源于對消費級3D打印技術發展潛力及行業增長前景的看好,符合公司一貫的創新科技布局理念。
盡管市場傳言大疆投資對象為智能派,但大疆未在回應中明確被投企業名稱。天眼查數據顯示,智能派最新股權變更記錄仍停留在2022年A輪融資,尚未出現新的投資方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陶冶曾在大疆任職八年,擔任消費級無人機事業部負責人,2020年創立拓竹科技后選擇切入3D打印賽道,目前該領域正迎來爆發期。
消費級3D打印市場近年呈現顯著變化。價格方面,入門級設備均價較三年前下降60%,2000元以內產品成為主流;技術層面,以Hitem3D為代表的AI工具大幅降低創作門檻,配合生態社區模型庫的完善,推動行業從極客圈層向大眾市場滲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增長40.5%,增速超越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研究機構CONTEXT報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門級3D打印機出貨量突破100萬臺,其中95%由中國供應商貢獻,拓竹科技與創想三維占據主要份額。
深圳已成為全球消費級3D打印產業核心地帶。當地企業創想三維、拓竹科技、縱維立方、智能派合計掌握全球入門級市場九成份額,被業界稱為"深圳四小龍"。其中拓竹科技優勢尤為突出,2024年營收達55億至60億元,凈利潤近20億元,僅第一季度營收就突破20億元;創想三維同期營收22.88億元,凈利潤8866萬元。智能派則憑借光固化打印機Mars系列打開中低端市場,2024年銷售額16億元,出貨量55萬臺。
行業生態競爭日趨激烈。拓竹科技2022年推出的Bambu Lab X1系列高速多色打印機,以萬元以下價格實現工業級性能,成為行業標桿產品。該公司自建的MakerWorld模型社區上線兩年即聚集近千萬月活用戶,模型數量超百萬,近日還對創想三維、愛樂酷等平臺發起知識產權訴訟。多數頭部企業同步開發專屬切片軟件并接入3D大模型,構建技術護城河。深圳完善的電子制造產業鏈進一步強化了本地企業優勢,部分企業已實現每2分鐘組裝一臺打印機的生產效率。
大疆的多元化布局持續深化。這家以無人機起家的科技巨頭,現已拓展至運動相機、全景相機、戶外電源及掃地機器人等領域。其前電池研發負責人王雷創立的正浩創新,在便攜儲能市場取得成功后,正面臨大疆的直接競爭。對于此次投資傳聞,正浩創新聯合創始人評論稱,商業競爭既存在直接對抗,也有結盟可能,市場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中。
陶冶在社交平臺坦言,行業競爭加劇早在預期之中。"我們多次提醒股東不要因短期利好過度樂觀,狼群遲早會來。雖然對手參考我們產品設計的時間比預期更長,但這反而給了我們更多儲備時間。"當前消費級3D打印正從玩具向創意工具轉型,教育、定制潮玩、小型制造等場景的拓展,將持續推動市場擴容。在這場技術驅動的變革中,硬件性能、軟件生態與產業鏈整合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