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國家高新區,一家科技型骨干企業正以創新之力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位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的光儲充放智能微電網停車區,成為新能源應用場景融合的生動實踐。車棚頂部鋪設的光伏板在陽光下持續運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儲存,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清潔電力支持。這一模式不僅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更讓車友在充電過程中享受經濟實惠。

支撐這一技術落地的,是該企業全產業鏈的研發優勢。其設立的“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我國首批光伏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累計創造并刷新35項世界紀錄。實驗室聚焦光儲協同領域,依托天合儲能從電芯到系統集成的全棧自研能力,推動智慧能源與零碳園區、微電網、算力中心等場景深度融合。這種“發電-儲能-應用”的閉環模式,有效解決了新能源間歇性供電難題,為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等場景提供了可復制的綠色解決方案。

在技術突破方面,該企業通過垂直整合產業鏈,實現了儲能設備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其研發的電池艙采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不同場景需求靈活配置容量,系統集成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15%以上。這種技術優勢已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相關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多個標桿項目,為能源結構轉型提供了關鍵設備支撐。隨著“十五五”規劃臨近,這種以創新驅動的綠色能源模式,正為工業領域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