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蘋果下一代iPhone Air的發布計劃引發了廣泛討論。此前有報道稱,蘋果可能推遲這款新機的發布時間,甚至預計其不會在明年亮相,原因被歸結為市場銷售預期未達預期。然而,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在最新專欄中對此觀點提出反駁,強調iPhone Air的開發策略從一開始就并非以年度更新為目標。
Mark Gurman透露,蘋果在iPhone Air項目啟動初期便已預估,其銷量將占新系列總銷量的6%至8%。這一比例與iPhone 16 Plus的市場表現相近,表明蘋果從一開始就將這款設備定位為小眾產品,而非主力機型。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的命名并未與具體年份掛鉤,例如“iPhone 17”,這進一步印證了它不會遵循傳統年度發布周期的規劃。
根據最新消息,iPhone Air的發布時間可能推遲至2027年3月,屆時或將與iPhone 18和iPhone 18e同步推出。這款設備預計將搭載臺積電最新的2nm制程芯片,以提升性能和能效。這一技術選擇反映了蘋果在半導體領域的持續投入,也為其未來產品線的競爭力奠定基礎。
有傳聞稱,蘋果可能為iPhone Air配備第二顆攝像頭,以增強其拍攝功能。然而,Mark Gurman對此表示質疑。他指出,盡管技術上可行,但考慮到iPhone Air的定位并非主流市場,蘋果是否會為這樣一款相對冷門的機型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開發,仍存在不確定性。這一觀點引發了行業對蘋果產品策略的進一步思考。
Mark Gurman進一步分析稱,iPhone Air的本質更像是一款“技術試驗機”,其角色類似于折疊iPhone的原型。他透露,這款設備采用了許多與未來折疊iPhone相同的材料、技術、電池設計和軟件優化方案。通過推出iPhone Air,蘋果不僅希望讓消費者提前適應輕薄機身的手感,還旨在推動整個供應鏈為未來的折疊設備做好技術儲備。這一策略顯示了蘋果在產品創新上的長遠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