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 披露了iPhone 17系列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情況。截至11月2日,該系列機型國內激活量已突破825萬臺,其中iPhone 17 Pro Max以395.7萬臺領跑,Pro機型貢獻246.2萬臺,標準版iPhone 17售出172.8萬臺,而定位輕薄的iPhone Air則達到10.7萬臺。該博主進一步預測,按當前銷售節奏,11月16日前全系列激活量有望突破千萬關口。
關于蘋果未來產品的技術規劃,該博主透露了多項重磅信息。在屏幕技術方面,蘋果計劃于2027年推出搭載3D屏下人臉識別與前置攝像頭的直板手機,實現真正無開孔的全面屏設計。而此前曝光的折疊屏iPhone則可能提前至2026年下半年亮相,這款設備將采用2400萬像素屏下前置攝像頭,但需犧牲Face ID功能,轉而采用側邊指紋識別的Touch ID方案,為全面屏形態創造技術條件。
針對下一代旗艦機型iPhone 18 Pro系列,最新工程機信息顯示其將延續橫向矩陣攝像頭模組設計,三攝布局保持不變,但后蓋玻璃將引入透明拼接工藝,并內置不銹鋼VC均熱板提升散熱效率。屏幕尺寸方面,Pro與Pro Max機型分別維持6.3英寸和6.9英寸規格,同時正在測試更緊湊的HIAA挖孔方案與可變光圈主攝技術。值得關注的是,Pro Max版本或將首次采用不銹鋼外殼電池,這種設計在提升抗沖擊性能與散熱效率的同時,也會增加機身重量。
定位中端的iPhone 18 Air同樣迎來重大升級,該機型預計采用6.5英寸高刷新率屏幕,配備3D人臉識別模塊與橫向攝像頭模組,機身延續超輕薄設計語言。影像系統方面,蘋果正在評估新增4800萬像素主攝或超廣角鏡頭的可行性。在產品發布節奏上,有消息稱蘋果將調整策略:2025年9月率先推出iPhone 18 Pro系列、第二代iPhone Air與折疊屏機型,而標準版iPhone 18及入門款iPhone 18e則推遲至2027年春季發布。這種分階段上市的策略,或將為不同定位產品創造更清晰的市場區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