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領域,結果始終是最具說服力的評判標準。對于任何技術創新而言,只有證明自身能夠創造實際價值,才能真正改變市場對其的認知與期待。當前,人工智能(AI)的應用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驗證,部分企業將其異化為資本炒作的工具,甚至演變為一種近乎玄學的信仰。要讓AI真正服務于大眾,必須將其從神壇拉回現實,用最直接的商業語言——實際成果——來證明其價值。
隨著大模型與智能體技術的突破,傳統企業服務領域正經歷深刻變革。過去,To B類企業僅能在客戶業務的中間環節發揮作用,而如今,大模型賦予了它們直接觸達終端用戶的能力。這種能力催生了一種顛覆性的商業模式——RaaS(Result-as-a-Service,結果即服務)。在這一模式下,企業不再單純銷售技術或工具,而是直接為客戶提供可量化的業務成果,如營收增長、成本節約等,客戶僅需為實際達成的效果付費。
RaaS模式的興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三個關鍵驅動因素。首先,傳統軟件服務依賴“工具+人力”的模式,導致科技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客戶使用,這不僅模糊了企業的核心定位,還使其逐漸滑向人力外包的困境,人力成本成為難以承受的負擔。其次,大模型的出現使產品的客戶觸達與智能決策能力發生質變。以數據分析為例,企業正在開發以目標為導向的智能系統,客戶只需設定業務目標,系統即可自動執行并持續優化,推動效果持續提升。最后,AI的迭代與學習能力使系統能夠實時感知運營動作對指標的影響,并據此自我調整,從而將工具轉化為具備感知、決策與進化能力的智能伙伴。
神策數據聯合創始人曹犟指出,按效果付費雖非全新模式,但為軟件企業開辟了新路徑。企業正從“銷售工具與能力”轉向“銷售效果與確定性”。在中國To B軟件行業增長乏力的背景下,RaaS模式或許能成為破局的關鍵。中科深智創始人成維忠也認為,大模型技術與經濟環境壓力的雙重作用,正推動市場從“工具型SaaS”向“效果型服務”轉型。客戶的需求重心已從“擁有工具”轉向“獲得確定性結果”,這一轉變深刻影響了市場的發展軌跡。
對甲方而言,RaaS模式帶來了三方面變革。其一,投資回報率(ROI)清晰可見,客戶預算直接與效果掛鉤,如按“留存提升1%付費10萬”的方式,使支出價值一目了然。其二,決策門檻降低,傳統采購需經歷復雜的招投標與功能對比,而按效果付費僅需考察最終結果。其三,風險轉移,甲方無需為無效投入買單,在當前預算收緊的環境下極具吸引力。對乙方而言,RaaS模式徹底打開了市場天花板。過去,企業僅能爭奪客戶的IT預算,而如今,通過按效果分成,企業可從客戶的增量收益中獲取回報,增長空間呈指數級擴大。
曹犟以營銷預算為例說明,若客戶有100億營銷預算,企業可承擔所有執行成本,并按約定的ROI(如提升5%)獲取收益。這種模式使乙方從固定預算的競爭者,轉變為與客戶共享增長成果的合作伙伴。成維忠則從客戶需求角度分析,指出中國企業老板更關注“賺錢”而非“省錢”,當工具提供商能夠直接幫助客戶實現盈利時,續費率低、價格戰等問題將迎刃而解。
目前,RaaS模式已在廣告、電商、零售與金融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以電商直播為例,中科深智將AI技術深度融入場景,通過整合直播與短視頻產品,優化ROI與轉化效果。在數字直播間中,AI主播不僅能夠自然介紹商品,還能實時理解觀眾提問并智能回應,所有互動均由智能體自主決策完成。這種系統不僅提升了轉化效率,還重塑了用戶體驗,使用戶停留時長與購買決策過程更加順暢。
在RaaS模式下,“效果”的定義至關重要。曹犟認為,效果需通過企業與客戶共同確定的清晰指標來衡量,具體包括三個步驟:選定北極星指標(如GMV),確保其與商業價值強相關、可被客戶影響且能被有效拆解;建立基準基線,以歷史數據為依據衡量后續提升;實現精準歸因,區分企業運營動作、客戶自主決策與外部因素對效果的影響。通過這三步,模糊的結果可轉化為公平、透明的合作基礎。
RaaS模式的影響遠不止于定價策略,它是一場涉及技術架構、組織形態與企業文化的系統性變革。在技術層面,產品邏輯從“平臺化”轉向“場景化”,AI能力成為核心支撐,功能數量讓位于場景穿透力。在組織層面,傳統職能壁壘被打破,企業圍繞具體場景組建“增長小隊”,融合產品、研發與運營角色,提升迭代反饋效率。在文化層面,企業思維從“交付導向”轉向“效果導向”,收入與客戶增長深度綁定,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企業主動觀察數據、提出策略并驅動增長。
成維忠進一步指出,在RaaS模式下,科技企業將成為客戶的“虛擬團隊”,按需調用、按效果付費。這要求企業重構研發體系,轉向Agent驅動的智能架構;重塑人才能力,使工程師具備業務理解與用戶洞察能力;轉變服務視角,交付的不再是工具,而是“即插即用”的虛擬員工。盡管部分傳統企業仍持觀望態度,但RaaS模式以更低門檻與可控風險,幫助企業邁出數字化第一步,已有一批消費品品牌通過該模式成功開拓新渠道。
在實踐中,RaaS模式多采用“基礎費用+效果分成”的混合付費方式,既保障服務可持續性,又與客戶共擔風險、共享增長。這種模式不僅是商業升級,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合作哲學,讓技術回歸商業本質,用結果證明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