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Asia 2025北京展于6月圓滿收官,這場以“技術沉浸”為內核的科技盛會,徹底顛覆了傳統展會的“展品陳列”模式。通過場景化搭建、互動式參與和前瞻性對話,來自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者得以“觸摸”未來科技形態。據組委會統計,展會同期釋放的產業活力持續顯現,意向轉化周期較往屆縮短40%,沉浸式體驗對技術落地的加速效應顯著。
“智慧能源社區”體驗區成為展會焦點之一。該區域以全鏈條綠色生活場景為核心,參展者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監測家庭用電數據,體驗儲能電池在電價波動中的自動充放電調度。光伏儲能協同技術在此完成首秀后,已與北京經開區3個社區達成改造試點合作。另一側的“未來醫療實驗室”則通過VR技術還原5G+AI遠程手術場景,參展者模擬操作機械臂完成精準縫合,直觀感受醫療資源突破時空限制的變革。低空經濟互動區更實現“參與式創新”,工程師現場調試飛行器避障算法,收集的3項城市物流適配建議已被企業納入產品迭代計劃。數據顯示,沉浸式體驗區日均接待專業觀眾超3000人次,技術問詢轉化率達65%,遠超傳統展區。
展會首創的“創新者工作坊”系列活動,構建了“開發者-參與者”價值閉環。在AI多模態交互工作坊,參展者與高校科研團隊共同測試語音-視覺融合交互原型,提出優化方案推動8項技術原型完成需求迭代,其中2項已進入試產籌備。量子傳感技術體驗區則通過簡化版實驗裝置,讓非專業觀眾理解微觀探測技術的應用邏輯。前沿論壇與體驗區的深度聯動形成特色閉環,“AI安全與治理論壇”結束后,參會者可立即在隔壁體驗區測試終端AI本地化運行系統,驗證“安全與效率平衡”的技術路徑。這種“理論+實踐”的設計使專業觀眾技術認知深度提升50%,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
作為沉浸式體驗價值的延續,CES Asia 2026北京展展位預售今日正式啟動。組委會公布以“中國主場、全球賽道”為核心的戰略定位,規劃九大核心展區,覆蓋從基礎科研到民生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需求。其中,“通用AI技術前沿館”“尖端半導體創新展區”“低空經濟與未來出行館”等展區實現技術維度與產業場景的雙重擴容。2026年展會將強化“中國創新樞紐+全球競技平臺”屬性,依托中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與龐大市場基數,吸引國際展商占比提升至25%。新增的“全球科技首發互動舞臺”將讓參展者第一時間參與前沿技術的落地測試。目前,英偉達、華為等20余家企業已簽約首批預售展位,預計專業觀眾規模將突破2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