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加油只加半箱,車輕了自然省油!”最近,小區(qū)車友老王神秘兮兮地分享著他的“省油秘籍”。乍一聽,這說法似乎頗有道理——物理課上不是講過“重量越輕越省力”嗎?可細想之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為了驗證這個“妙招”,筆者親自做了兩周的實測,結(jié)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這個說法的源頭,其實是航空領(lǐng)域的“油耗油”概念。飛機載油量大,多帶一噸油就要多消耗動力維持升力,因此不能加滿。但家用車和飛機能一樣嗎?筆者特意查了下數(shù)據(jù):普通家用車油箱容量約50升,92號汽油密度約0.7公斤/升,滿箱油重35公斤,半箱油僅17.5公斤。而一輛1.2噸重的車,這點重量就像多帶了一小袋大米,占比不到2%。如此微小的重量差異,真的能影響油耗嗎?
實測結(jié)果給出了答案。第一周,筆者每次只加半箱油,儀表盤顯示百公里油耗7.8升;第二周改加滿油,油耗反而降至7.4升。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來問題出在加油頻率上。加半箱油意味著要頻繁跑加油站,筆者家離最近的加油站來回5公里,一周多跑兩趟,路上的油耗就把“省”下來的油抵消了,算下來反而多費了約5%。
修車行的李師傅聽了這事兒,笑得直搖頭。他說,很多車主都犯過這個錯誤,還提醒了一個更關(guān)鍵的問題——油泵怕“餓”。油泵工作時需要汽油散熱,如果油箱總處于低液位,油泵露在外面得不到冷卻,很容易加速磨損。他舉例說,前陣子剛修過一輛車,就是因為車主常年只加半箱油,導(dǎo)致油泵損壞,換一個花了近千元,夠加十幾箱油了。“這哪是省油,分明是費錢!”李師傅說。
有人可能會問:油加太滿會不會揮發(fā)浪費?其實,現(xiàn)在的油箱都是封閉設(shè)計,汽油蒸汽會被碳罐回收再利用,根本不會跑掉。反而是油位太低時,油箱里空氣多,溫度一高更容易產(chǎn)生蒸汽。筆者就發(fā)現(xiàn),油表剩最后一格時,油耗掉得特別快。后來才知道,這和油箱不規(guī)則的形狀有關(guān)——油表前半段下降慢,后半段會“跳水”,再加上心里著急找加油站,不自覺踩油門重了,油耗自然就上去了。
還有個常見的誤區(qū),就是認為儀表盤上的續(xù)航里程特別準。其實,那只是個估算值,得結(jié)合近期的油耗、路況、車速等因素綜合計算。筆者就遇到過,續(xù)航還剩80公里時堵了會兒車,再看就只剩60多公里了,誤差可不小。要是真信了半箱油的續(xù)航,跑個郊區(qū)說不定就得半路推車。
那到底加多少油最合適?李師傅的建議是加到3/4處,這樣既不會讓油泵“餓著”,又不用總跑加油站。筆者試了一段時間,感覺確實舒服多了——不用老惦記著油表,油耗也沒漲多少。其實,比起糾結(jié)加多少油,平時的駕駛習(xí)慣對油耗的影響更大。現(xiàn)在,筆者盡量避免急剎急加速,后備箱里的雜物也清走了,百公里油耗比之前真的降了1升多,這可比加半箱油管用多了。
說到底,開車圖的就是方便省心。那些聽起來“有理有據(jù)”的省油偏方,說不定藏著看不見的坑。與其花心思算計半箱油還是滿箱油,不如把精力放在平穩(wěn)駕駛和定期保養(yǎng)上,這才是真能省錢又省心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