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云棲小鎮舉辦的2025云棲大會上,網易集團執行副總裁、雷火事業群負責人胡志鵬以"AI驅動未來:虛擬世界的創造力和現實世界的生產力"為主題,系統闡述了游戲科技作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試驗場的戰略價值,并首次披露了網易在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中的創新實踐。
胡志鵬指出,游戲科技的發展軌跡始終與前沿技術突破緊密相連。從1979年MUD游戲推動網絡通信技術萌芽,到1999年英偉達GPU專為游戲圖形優化而誕生,再到OpenAI Five在《Dota 2》中實現多智能體協作的里程碑式突破,游戲產業持續扮演著技術創新孵化器的角色。基于這一認知,網易確立了"效率躍升、創新驅動、產業重構"三大發展方向,著力探索游戲技術向實體經濟賦能的可行路徑。
在技術落地層面,網易通過AI深度嵌入游戲開發全流程,實現了生產效率的革命性提升。以雷火事業群為例,創意設計環節引入AI輔助生成故事框架、角色設定及動態數值系統,使策劃人員得以專注于核心創意;美術制作領域構建的1000余條智能生產管線覆蓋90%生產場景,場景設計效率提升70%,動畫制作綜合效率提高30%,部分復雜場景效率增幅達300%;技術研發環節,AI代碼生成工具在特定場景下使開發效率提升50%,代碼質量達到專家級水準;營銷運營方面,AI驅動的用戶畫像系統與智能客服體系使營銷效率提升250%,用戶留存率與滿意度穩居行業前列。
生產效率的質變正在重塑內容創作生態。網易《逆水寒》手游推出的"劇組模式"印證了這一趨勢:玩家通過智能捏臉、角色創造、群演調度、動畫生成等AI工具,可自由擔任導演、編劇等角色創作劇情內容。目前已有數百萬玩家完成從內容消費者到創作者的轉型,產出UGC動畫作品超千萬條,相關視頻播放量突破百億次。這種創作民主化不僅重構了游戲生產關系,更為生態注入持續活力。即將全球亮相的《無限大》項目也將接入伏羲AI系統,構建動態NPC生態,創造更具想象力的互動體驗。
當虛擬世界積累的數字技術趨于成熟,其反哺現實產業的效應日益顯著。針對礦山行業面臨的惡劣環境、安全風險、人力短缺等痛點,網易伏羲推出的"礦山創新解決方案"通過三階段技術遷移實現突破:首先利用游戲引擎改造作業系統,繼而構建數據采集體系,最終實現漸進式自動化。在內蒙古某露天礦的實測中,該方案使單機作業效率達到人工水平的80%,70%環節實現無人干預,整體效率提升20%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30%,安全風險得到顯著控制。
為推動技術普惠,網易打造的"有靈平臺"聯合阿里云等合作伙伴,構建起覆蓋基礎設施、開發引擎、應用平臺的全球智能協作網絡。該平臺聚焦"賦能個體、激發群體、構建生態"三大核心價值,將AI技術延伸至視覺審核、具身智能、數據標注等場景。其中推出的AOP(面向智能體編程)范式,強調通過智能體持續進化實現人機協同,幫助個體在適配環境中釋放最大潛能。
從游戲開發到礦山作業,從效率提升到生態重構,網易的AI實踐始終圍繞人機協同展開。這場始于虛擬世界的技術革命,正通過創造力與生產力的共振,為產業智能化轉型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實踐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