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工業與高等教育領域迎來一項里程碑事件——比亞迪第五代DM混動技術榮登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新版教材封面。這是繼2021年第四代DM技術入選《汽車動力系統原理》教材后,比亞迪混動技術第二次獲此殊榮。作為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的教材編寫標準代表著學術領域的最高水平,連續兩次選擇同一品牌的混動技術作為封面案例,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尚屬首次,充分彰顯了學術界對比亞迪技術實力與品牌影響力的雙重認可。
比亞迪DM技術的創新歷程可追溯至2008年。當時,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動汽車比亞迪F3DM量產下線,其搭載的DM雙模技術開創了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路線。2021年,第四代DM技術實現革命性突破:取消傳統發動機輪系,強化電驅主導地位,自主研發的插混專用高效發動機熱效率達43.04%,NEDC虧電油耗低至3.8L/100km。這一技術突破使其成為當年清華教材封面案例的不二之選。
2024年5月,第五代DM技術再創全球紀錄,實現三項技術巔峰: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6.06%,百公里虧電油耗降至2.9升,綜合續航里程突破2100公里。該技術通過"快、省、靜、順、綠"五大維度全面升級,采用新一代插混專用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及刀片電池,搭配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和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并首次引入AI大模型能耗管理策略。僅一年后,該技術再度進化,百公里虧電油耗進一步降至2.6L,標志著混動技術從機械控制向智能控制的跨越式發展。
技術突破直接推動市場格局重塑。2023年,搭載第四代DM技術的秦PLUS DM-i以超43萬輛年銷量登頂轎車市場冠軍,終結合資品牌長期壟斷;2024年,秦L DM-i以28.4萬輛銷量斬獲中級轎車年度冠軍,僅用7個月便改寫市場規則。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插混市場占有率達96%,遠超豪華品牌(1%)和主流合資品牌(2.9%),全球每售出4輛插混汽車,就有3輛來自中國品牌。
高校教材案例的變更更具象征意義。過去,汽車動力系統教材多以豐田、大眾等國際品牌技術為范例;如今,比亞迪DM技術成為汽車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種轉變不僅體現技術先進性,更凸顯其代表性和可學習性。中國原創技術體系正通過教材滲透至人才培養環節,為新一代汽車人注入自主技術基因,重塑行業技術自信與創新自信。
在混動技術之外,比亞迪的電動化、智能化布局同樣成效顯著。刀片電池、超級e平臺、天神之眼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等技術持續推動銷量增長。今年前8個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286.4萬輛,同比增長23%;搭載天神之眼系統的車輛累計銷售超140萬輛。隨著汽車工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加速,中國自主品牌正以技術實力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