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疆如影產品線負責人蘇鐵近日被曝已從原公司離職,并迅速投身創業領域,瞄準了“AI拍立得”這一新興賽道。據內部消息,蘇鐵于7月完成離職手續后,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啟動了新項目,且在短短數周內連續完成兩輪融資,估值快速攀升,顯示出資本市場對該方向的強烈興趣。
在智能硬件市場中,影像類產品被視為僅次于智能手機的潛力賽道。相較于仍處于探索階段的智能眼鏡等品類,拍立得的市場邏輯更為清晰:用戶對實體照片的需求長期穩定,技術實現路徑成熟,且無需大規模市場投入即可形成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尤其是熱升華打印技術的普及,使得這類小型相機不僅能即時輸出照片,還能在分辨率和色彩表現上實現顯著提升,讓照片細節更豐富、色彩過渡更自然。與其說這是對傳統拍立得的升級,不如說是一次通過AI與硬件融合重塑用戶體驗的創新嘗試。
蘇鐵的背景為這一創業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他在大疆任職期間,曾帶領團隊將手持穩定器業務從零做到數十億規模,不僅在產品定義和用戶體驗設計上積累了深厚經驗,還在供應鏈管理、渠道拓展和全球化運營方面形成了完整體系。離職后,多家影像硬件廠商如影石、安克等均曾與其接觸,大疆系初創團隊也試圖邀請其加入,足見其在行業內的稀缺價值。
據知情人士透露,蘇鐵團隊的新產品定價將偏向高端,市場策略以海外為主。這一選擇并不意外,歐美年輕用戶早已形成使用拍立得和即時成像設備的習慣,將其視為社交和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高端定價不僅能帶來更高的毛利率,還有助于團隊在早期建立品牌調性,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與傳統拍立得相比,AI的融入是該產品的核心差異點。未來產品可能不再局限于“即時打印”,而是成為“即時生成”的入口。AI技術可以在拍攝瞬間對照片進行美學優化,添加風格化濾鏡,甚至實時合成個性化效果,使每張照片都帶有獨特的算法美感。這種AI與硬件的結合,意味著產品不僅能滿足懷舊需求,還可能成為新一代社交內容創作的工具。
然而,這一方向也面臨挑戰。即時成像的市場需求雖穩定,但要從“小眾興趣”發展為“大眾剛需”并非易事。打印技術本身并非壁壘,真正的差異化可能在于AI體驗和設計上的獨特性。硬件創業始終需要平衡供應鏈管理、渠道拓展和售后服務,團隊必須在快速迭代與穩健交付之間找到平衡點。資本的高估值既是認可,也是壓力,如何證明這一市場能形成規模,將是蘇鐵團隊接下來需要面對的關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