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浦江創新論壇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量子產業將成為接替電子產業的新興主導領域。他強調,這一判斷并非基于當前技術現狀,而是源于對量子科技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
針對量子產業落地時機的問題,姚院士明確表示,產業培育無需等待量子計算機完全成熟。他指出,量子科技的影響將呈現漸進式滲透特征,許多傳統行業將在量子技術賦能下實現轉型升級。這種變革既包含硬件層面的革新,也涉及軟件算法和應用場景的突破。
據姚院士分析,未來五到十年間將迎來量子技術應用的高峰期。他特別提到,量子通信、量子傳感、量子模擬等領域已顯現出商業化潛力,這些技術突破將催生全新的產業形態。雖然我國量子產業尚處發展初期,但前期積累的技術優勢正在轉化為產業動能,多個領域已具備實現彎道超車的條件。
這位國際頂尖計算機科學家進一步解釋,量子產業的特殊性在于其技術輻射范圍。與傳統產業不同,量子科技將通過基礎研究帶動應用創新,形成從底層原理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這種發展模式意味著,即使尚未出現顛覆性的量子計算機,相關產業依然能夠找到切實可行的落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