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汽車行業劇烈變革帶來的銷量與利潤雙重壓力,保時捷正對產品戰略進行深度重構。據外媒披露,保時捷與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在內部會議上宣布,已敲定覆蓋全產品線的戰略調整方案,重點轉向燃油與混合動力技術,同時放緩純電動車型開發節奏。
此次調整的核心是內部代號K1的超豪華SUV項目。該車型原計劃僅推出純電動版本,現改為優先開發燃油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一決策與保時捷對高端電動車市場需求的重新評估直接相關——公司承認當前豪華電動車消費增速未達預期,需通過多元化動力方案降低市場風險。
在現有產品線上,Panamera與卡宴的燃油及混動版本將至少延續至2030年代。保時捷明確表示,這兩款車型的換代計劃已納入長期規劃,確保其在未來十年內仍占據產品矩陣核心位置。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多款尚未公開的純電動車型開發進度被大幅推遲,包括原計劃作為Macan EV替代品的后續車型。
技術平臺層面,保時捷原定于2030年代推出的全新電動車架構開發計劃被迫延期。該平臺將與大眾集團其他品牌協同重新設計,以分攤研發成本。公司坦言,此舉雖能優化資源投入,但預計將在2025年產生最高1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0.61億元)的額外折舊與財務準備金支出,該筆費用此前未納入盈利預期。
并非所有項目都受到波及??ㄑ鏓V(含轎跑版本)及未來718系列純電跑車仍按原定時間表推進,顯示保時捷在關鍵車型上保持戰略定力。基于奧迪Q5平臺開發的新燃油SUV項目獲得確認,該車型將替代老款Macan燃油版,并與Macan EV形成"油電雙軌"銷售模式。
奧博穆指出,全球貿易環境惡化是調整策略的重要誘因。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放緩以及全球電動車普及率低于預期,迫使企業采取更保守的財務策略。他同時承認,更新后的產品規劃僅能部分對沖外部風險,2025年銷售回報率預期從5%-7%大幅下調至最高2%,營收目標則維持在370億至3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095.82億至3179.49億元)區間。
這場戰略轉向標志著保時捷從"激進電動化"向"務實多元化"的轉變。通過延長燃油車型生命周期、推遲高風險電動項目、強化跨品牌技術協作,這家豪華汽車制造商正試圖在行業轉型期保持財務穩健,同時為未來技術競爭保留戰略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