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市近年來以“說話算話、換位思考、合作共贏”為核心理念,在產業招商與營商環境優化領域持續發力,通過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的雙重驅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該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2%,增速分別高于全省、全州20.5和12個百分點,其中產業投資占比達84.4%,民間投資占比達65.8%,省外產業招商到位資金同比增長69.52%,位列全州前列。
在招商成果方面,彌勒市憑借“產業+資源”雙主線策略,成功吸引浙江紅獅水泥、廣東華潤三九、安徽科大訊飛、中國三峽新能源等國內外“三類”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其中,2025年6月第9屆南博會期間,該市與日本株式會社隆祥、上海稀固科技簽訂總投資20.7億元的酵母及磷石膏全產業鏈項目,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合作版圖。
重點項目建設呈現加速推進態勢。紅獅水泥綠色新型建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位于巡檢司鎮,總投資20億元,規劃建設4628噸/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余熱發電設施,預計2026年12月投產;華潤三九三七高質量發展基地項目占地80余畝,總投資2.4億元,涵蓋三七皂苷提取、軟膠囊制劑車間及研發中心,預計2026年6月投產;宇星鉆石產業園項目投資11.6億元,建設水鉆飾品及人工培育鉆石生產線,計劃2026年3月試生產;門吉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項目投資3億元,打造集葡萄種植、釀造、窖藏、銷售于一體的國際化酒莊,預計2026年3月建成。
營商環境優化是彌勒市產業升級的關鍵支撐。當地推行“會議協調、負面清單、并聯審批、容缺后補”機制,通過“一企一策”精準幫扶與專班全程服務,統籌解決要素保障難題。例如,華融印象酒業項目占地76畝,總投資近億元,已于2025年7月試生產,其葡萄烈酒及配制酒生產線得益于高效的審批流程與資源協調。
區位與資源優勢為彌勒市提供了發展底氣。作為“滇中后花園”,該市高速公路、高鐵、通用機場構建起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昆明至彌勒僅需27分鐘高鐵,至廣州8小時直達。境內煤炭儲量19.9億噸,溫泉年可開采量600萬立方米,風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同時,彌勒市連續二十余年位居紅河州經濟總量榜首,連續六年入選云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三區三線”劃定為未來預留超100平方公里發展空間。
生態與科創并重的發展模式成效顯著。彌勒市森林覆蓋率達48.3%,年均氣溫18.8℃,空氣優良率超99%,擁有湖泉生態園、太平湖等4個省級特色小鎮。在科創領域,當地與湖南省農科院、云南省農科院、昆明理工大學等機構合作,成立云南紅河農高區產業研究院等平臺,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