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創板人工智能領域表現活躍,相關指數及ETF產品呈現積極態勢。截至2025年9月19日9時53分,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上漲0.60%,成分股中瀾起科技漲幅達7.90%,凌云光、云從科技、亞信安全、星環科技分別上漲3.72%、2.17%、2.03%和1.93%。跟蹤該指數的科創AIETF(588790)上漲0.12%,最新價報0.84元。拉長時間維度看,截至9月18日,該ETF近一周累計漲幅達3.47%。
流動性方面,科創AIETF盤中換手率達1.73%,成交金額1.25億元。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該ETF近一個月日均成交額9.36億元,在同類可比基金中排名首位。規模與份額增長顯著,近三個月規模增加38.13億元,新增規模位列同類基金1/9;同期份額增長26.28億份,新增份額同樣位居同類基金1/9。
行業動態層面,多家科技企業發布重要進展。通義首個深度研究Agent模型DeepResearch正式開源,該模型參數僅30B(激活3B),在多個權威評測集中取得最優成績,超越眾多頂級Agent模型。華為在算力領域持續發力,計劃推出全球最強超節點Atlas 950 SuperPoD,算力規模8192卡,預計今年四季度上市;新一代產品Atlas 960 SuperPoD算力規模達15488卡,預計2027年四季度面世。英偉達宣布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并計劃聯合開發PC和數據中心芯片,消息公布后英偉達股價漲超3%,英特爾漲超22%。
技術路線方面,華為昇騰系列以每年迭代一次的節奏推進,與英偉達、AMD等海外龍頭保持同步。與傳統單卡性能優化不同,華為通過高速互聯總線連接多個節點,提升集群帶寬、降低時延,適配萬卡訓練場景。磁電存儲技術成為新亮點,華為將推出相關產品,并與斯迪克合作開發AISSD,結合SSD與磁帶優勢,實現能效降低90%、性能提升2.5倍、壽命延長的效果,應用場景覆蓋AI訓練與推理。
國內企業技術布局持續深化。海光信息自研CPU+DCU平臺兼容主流框架,降低開發者遷移成本,并啟動先進封裝與高帶寬低時延Chiplet互聯研發,支持處理器間互連總線、PCIe及CXL等高速I/O接口,初步形成算力基礎設施全覆蓋。科創AIETF緊密跟蹤的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選取科創板市場中30只市值較大的AI相關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截至2025年8月29日,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寒武紀、瀾起科技、芯原股份等,合計占比71.66%,其中寒武紀為第一大權重股,海光信息國產GPU市占率達70%。
投資者可通過科創AIETF及聯接產品(博時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發起式聯接A:023520;C:023521;E:023989)一鍵布局AI“硬件-模型-應用”全產業鏈。當前政策驅動下,國產芯片滲透率持續提升,該ETF作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便捷的參與渠道。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