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期間,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CEO張平安宣布推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臺,這一創新成果被視為推動具身智能產業突破瓶頸的關鍵力量。平臺通過云端賦能技術,有效解決了機器人本體因體積、功耗和成本限制導致的智能化不足問題,使機器人實現更輕量化設計、更智能執行和更廣泛場景應用。
華為云物理智能創新實驗室負責人周順波在HC2025具身智能創新論壇上指出,物理智能(Physical AI)已成為技術發展必然趨勢。從學術研究到規模應用,AI技術正從判別式、生成式向控制實體設備的物理智能演進。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先導應用場景普及,預示著具身智能產業即將進入爆發期。但當前產業仍面臨產業鏈冗長、場景碎片化、訓練數據匱乏等挑戰,云端平臺的出現為破解這些難題提供了新路徑。
針對機器人行業長期存在的定制化研發效率低、技術門檻高、泛化能力弱等問題,CloudRobo平臺通過端云協同機制實現突破。該平臺整合數據生產管理、機器人訓練和運行管理三大核心模塊,構建開發-運行數據閉環。在數據生成環節,平臺可自動生成包含不同姿態、光照、紋理的場景操作軌跡,使合成數據規模提升千倍,顯著降低數據采集成本。上海國地中心利用該技術生成的合成數據與實采數據結合訓練,使機器人在多場景分揀任務中成功率突破90%,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機器人訓練方面,CloudRobo平臺展現出獨特優勢。通過采集數小時真實操作數據,結合高仿真視覺和物理引擎,可同時訓練多種機器人技能,實現"虛擬環境快速學習、現實場景穩定應用"的效果。平臺的數據評測系統能從物體分布、運動軌跡、關鍵動作等多個維度分析數據質量,持續優化訓練效果。配合昇騰云提供的充沛算力,平臺支持ACT、Diffusion等主流動作生成模型的訓練與部署,模型評測功能可自定義測試維度,加速迭代效率。
運行管理層面,CloudRobo通過端云協同方案實現機器人云上管理,支持"云助端"軟硬一體解決方案開發。上海國地中心基于昇騰架構實現場景化模型穩定運行,并探索將大參數量具身智能模型推理任務遷移至云端。未來雙方計劃開放千萬級高質量合成數據集,幫助企業降低具身智能應用門檻。
為構建機器人與云端的標準化通信體系,華為云聯合華龍訊達、非夕、星海圖等20家機構共建具身智能R2C協議。該協議已完成數據采集、生成、通訊接口三項國家標準立項,旨在建立統一、開放、安全的機器人-云端通信橋梁。首批合作伙伴已圍繞制造、物流、巡檢、康養等領域開發云端一體化解決方案,CloudRobo平臺還將入駐沈陽、無錫等創新中心,推動產業規模化落地。
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華為同步發布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節點產品,分別支持8192及15488張昇騰卡,在卡規模、總算力、內存容量等關鍵指標上創下全球新高。這些超節點將為具身智能產業提供持續、可靠的算力支撐。張平安呼吁更多行業伙伴加入生態建設,共同推動機器人高效、安全、低成本獲取云端智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