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流新能源市場陷入“高配即高價”的慣性思維時,吉利銀河以“雙軌定價”策略撕開了一道新裂縫。這款品牌旗下的M9大六座SUV,通過將基礎空間價值與智能化配置解耦,實現了17萬級入門版與24萬級頂配版的同臺競技,在30萬級大六座SUV市場中投下了一枚價格炸彈。
在M9的產品矩陣中,核心價值被嚴格鎖定為物理空間與動力系統。5.2米車長與3米軸距構建的六座布局,配合3擋DHT電混系統形成的寬速域效能,構成了全系車型的根基。這種“基礎層”的標準化,使得不同配置版本在機械素質上保持一致,為差異化定價創造了可能。
價格策略的分化始于智能化配置的階梯式投放。入門版車型以15.4英寸中控屏與座椅基礎功能為錨點,通過舍棄激光雷達、Orin Y芯片等高階配置,將起售價壓至18萬元以下。這種“減法策略”精準命中了預算敏感型用戶,在同級市場中首次實現了大六座SUV的價格下探。
中高配車型則展開了一場“加法革命”。30英寸6K一體屏、AR-HUD、后排娛樂屏與智能冷暖冰箱的組合,構建起移動生活艙的場景體驗。三排電動調節座椅與全車通風按摩功能的加入,配合激光雷達加持的城市NOA系統,使頂配車型在24萬元價位實現了對30萬級競品的配置超越。這種“越級打擊”的打法,正在改寫大六座市場的價值坐標系。
這種雙軌策略并非M9的獨創。銀河A7在預售階段通過追加低配車型,成功將起售價下調6000元,首月銷量破萬印證了市場對差異化配置的需求。而星耀8 PHEV更是在同一車型中采用單檔/三檔DHT雙混動架構,60公里純電續航的入門版與高配版形成互補,月銷過萬的成績打破了“純電續航焦慮”的傳統認知。
支撐這種創新策略的,是吉利集團內部清晰的品牌分工。銀河專注走量任務,領克與極氪承擔品牌向上使命,這種矩陣式布局避免了內部競爭。當M9將大六座SUV門檻拉至17萬級時,領克900與極氪9X的高端定位絲毫不受影響,反而通過差異化客群覆蓋擴大了市場版圖。
從用戶視角觀察,銀河的策略實質是重構了價值分配邏輯。預算有限者獲得基礎空間與可靠動力,預算充足者享受技術普惠帶來的體驗升級。這種“按需付費”的模式,消除了傳統汽車消費中“為不需要的功能買單”的痛點,將選擇權真正交還消費者。
更深層的變革在于打破“尺寸-配置-價格”的鐵三角。銀河將旗艦車型的空間價值與配置價值解耦重組,創造出“大尺寸+基礎配置”與“大尺寸+全配置”的平行選項。這種創新不僅開辟了“要空間不要溢價”的新市場,更通過模塊化配置避免了低配車型的質感損失,重新定義了旗艦產品的價值內涵。
當行業還在爭論“丐版是否傷害品牌”時,銀河用銷量數據給出了答案。其背后是吉利集團體系力的全面支撐:共享架構降低研發成本,供應鏈整合控制制造成本,技術下放實現配置普惠。這種從成本控制到價值創造的完整鏈條,構成了銀河“價格屠夫”戰略的堅實后盾。
在比亞迪構建的價格護城河面前,銀河找到了獨特的突圍路徑。它既不是簡單的低價競爭,也非堆料式的高配沖擊,而是通過精準的配置切割與價值重組,在主流市場中開辟出新的價值維度。這種創新策略的成功,預示著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正在從單一維度的價格戰,轉向多維度的價值重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