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濰坊青州市的云門山景區,一項創新舉措正悄然改變著傳統施工模式——重載無人機首次被引入景區三皇殿修復工程,成功破解了復雜地形下的物資運輸難題,施工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據景區副主任楊海云介紹,這架專為山地作業設計的無人機單次可承載百公斤建材或建筑垃圾,僅需三分鐘即可完成單程運輸。"過去人工搬運同樣重量的物資,至少需要半小時,現在效率提升了近十倍。"楊主任算了一筆賬:無人機作業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更將整體施工周期壓縮了三分之一。該設備搭載的毫米波雷達避障系統與厘米級定位技術,使其能在懸崖峭壁間精準穿梭,即使面對臨時堆放的施工材料也能靈活調整航線。
這項技術革新并非孤立存在。近年來,云門山景區持續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將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管理服務。在治安防控領域,智能監控系統已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在游客服務方面,電子導覽系統能根據游客位置實時推送講解信息。此次無人機運輸的成功實踐,標志著景區智能化建設邁入新階段。
談及未來規劃,楊海云透露:"我們正籌備組建專業無人機作業隊,計劃將應用場景擴展至森林病蟲害防治、火情監測等領域。"據技術團隊介紹,正在調試的多光譜監測無人機可識別早期病蟲害跡象,而搭載熱成像儀的防火巡查機型,能在濃煙中精準定位火源,為景區生態保護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