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域迎來重要事件,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1656,簡稱“聯合動力”)正式啟動IPO發行。作為2024年新能源汽車電控與電機第三方市場的“雙冠王”,這家行業龍頭企業的上市動作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其能否在A股市場延續行業地位,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從蘋果、華為到寧德時代,各行業領軍企業的成長軌跡揭示了一個共同規律:龍頭企業往往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市場擴張潛力。在行業上行期,它們憑借品牌影響力與技術優勢快速擴大份額;在下行周期,則通過規模化運營與產業鏈整合維持競爭力。這種“強者恒強”的特性,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域同樣顯著。
聯合動力的市場地位可通過一組數據直觀體現:2024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中,其電控產品以10.7%的份額位居第三方供應商首位(總排名第二),電機產品以10.5%的份額同樣領跑第三方市場(總排名第二)。驅動總成與車載充電機產品也分別占據第三方市場第二與第八的位置。這種多品類領先的優勢,使其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動力系統供應商。
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直接決定著車輛的驅動性能、續航能力與安全性。聯合動力在該領域構建了覆蓋國內外主流車企的客戶網絡,既包括理想、小米、廣汽等國內品牌,也涵蓋沃爾沃、大眾、奧迪等國際巨頭。2024年國內銷量前十的新能源車企中,有八家與其建立了深度合作,這種客戶結構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
技術創新能力是聯合動力保持領先的核心驅動力。2022至2024年間,公司研發投入超過21億元,組建了1800余人的研發團隊,其中碩士及以上人才占比超50%。持續的投入使其構建了包含98項發明專利與407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壁壘,產品效率、功率密度等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還牽頭或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在產品迭代方面,聯合動力實現了從單一部件到全平臺解決方案的跨越。其產品線覆蓋電控、電機、電源與總成系統,適配A00級到D級乘用車以及物流車、重卡等商用車型,兼容400V與800V電壓平臺。針對主機廠自制趨勢,公司推出的模塊化產品可靈活組合,既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又鞏固了第三方供應商的市場地位。
全球化布局是聯合動力的另一戰略重點。作為國內最早實現國際主流品牌批量供應的動力系統企業,公司近年來加速海外擴張,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復合增長率接近450%。其業務已覆蓋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市場,并在匈牙利、泰國等地建設生產基地。計劃中的海外研發中心將推動技術本地化應用,吸引國際人才,進一步完善全球供應鏈體系。
產業鏈協同效應為聯合動力帶來了成本與效率的雙重優勢。通過規模化生產,公司降低了原材料采購成本;與戰略客戶的深度合作,使其能夠提前布局技術儲備與產線設計。例如,公司累計為170余款車型開發了電驅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出貨量超過800萬套,這種規模效應顯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聯合動力在2021至2024年間實現了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營收增長。公司不僅在現有業務上保持強勁勢頭,還通過布局底盤域核心技術、開拓汽車智能化業務,鎖定了未來增長點。上市后,資本實力的增強將與技術、產品優勢形成協同效應,推動其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對于投資者而言,龍頭企業通常具備更高的安全邊際與成長確定性。聯合動力在技術積累、客戶結構、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極具投資價值的標的。然而,市場環境的變化仍需關注,投資者需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與投資目標,審慎評估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