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聯古今 智繪文明——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論壇近日在陜西西安拉開帷幕。本次論壇由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吸引了來自全球50余個國家、地區及9個國際組織的近800位嘉賓參與,圍繞文化遺產保護與數字化創新展開深度對話。
論壇期間,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意大利、肯尼亞等國的近百個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項目集中亮相。與會嘉賓通過實物展示、互動體驗和技術演示,深入了解了AI智慧應縣木塔數字化保護、敦煌研究院《尋境敦煌》VR項目、大運河VR項目《流淌的文明》等創新成果。其中,聯想晨星六足機器狗在應縣木塔保護中的應用,以及思看科技高精度激光三維掃描技術,成為技術展區的焦點。
在文化遺產數字化精品項目展上,嘉賓們通過佩戴VR設備,沉浸式體驗了敦煌莫高窟的虛擬漫游,感受科技與歷史交融的獨特魅力。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宅茲中國數字化展》則通過數字技術還原了青銅器的鑄造工藝,讓觀眾近距離觀察文物細節。AI技術對應縣木塔結構的模擬分析,也為古建筑保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論壇議題涵蓋“保護·傳承”“技術·創新”“產業·賦能”“開放·共治”四大方向。與會專家指出,數字化技術不僅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新工具,更推動了文化資源的全球共享。通過國際合作,各國能夠共同應對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挑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