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近年來陷入一個怪圈:廠商們為刺激銷量頻繁調整價格策略,卻讓消費者愈發謹慎。過去,部分品牌在新機發布不足一月便大幅降價,短期內雖帶動了銷量增長,卻導致消費者形成“等降價”的消費心理。如今,部分廠商試圖通過設置更低的首發價打破這一困局,但新的問題隨之浮現——當首發優惠期結束后,產品價格回升,銷量便迅速下滑。紅米Note15 Pro的遭遇正是這一現象的典型案例。
作為小米8月21日推出的新機,紅米Note15 Pro起售價定為1499元,但首發期間直降100元至1399元。這一策略在首銷階段成效顯著,然而當價格回歸原價后,銷量隨即遭遇斷崖式下跌。面對市場反饋,小米不得不再次調整策略——目前該機型全系版本已重新降至首發價,12GB+512GB頂配版從1899元降至1799元。降價后,產品銷量迅速回升,反映出消費者對“價格波動”的高度敏感:即便原價已具性價比,但未以最低價入手仍會被視為“吃虧”。
從產品力來看,紅米Note15 Pro的競爭力不容小覷。其主打耐用性,正面覆蓋小米高端旗艦同款的小米龍晶玻璃,硬度較傳統材質顯著提升,在兩米高度連續跌落測試中仍保持完好。它通過了IP66、IP68、IP69、IP69K全規格防塵防水認證,可應對泡水、雨淋等場景。性能方面,該機搭載天璣7400 Ultra處理器,配合散熱技術,日常使用流暢,大型游戲也能勝任,僅在高畫質長時間運行后機身會輕微發熱。7000mAh大容量電池則保障了重度使用場景下的續航需求,不過45W快充在同價位機型中表現中規中矩。
屏幕體驗是這款機型的一大亮點。6.83英寸1.5K屏峰值亮度達3200尼特,支持120Hz刷新率,并加入3840Hz PWM調光,護眼效果媲美榮耀同類產品。濕手操作功能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雨天或手濕場景下的實用性。影像方面,5000萬像素主攝搭配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支持OIS光學防抖,可滿足日常拍攝需求。雙揚聲器帶來的立體聲效果、X軸線性馬達、紅外遙控及NFC等功能的疊加,使其在低價機型中成為穩妥選擇。
市場分析指出,紅米Note15 Pro的案例折射出當前手機行業的定價困境:消費者對價格波動的預期增強,倒逼廠商在首發階段即讓利,但長期來看,這種策略可能削弱品牌價值。如何在保證性價比的同時,建立消費者對價格的信任感,將成為廠商未來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