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調整周期進入尾聲之際,又一家頭部房企完成債務重組關鍵節點。近日,旭輝控股集團宣布其境內債券重組方案已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標志著這家曾經陷入流動性危機的百強房企正式跨過債務重組這道"生死關"。
據內部人士透露,此次境內債務重組涉及7筆公司債,總額達100.6億元。該方案經過兩輪優化:首次方案于5月底公布,7月初調整后將現金兌付比例從10%提升至20%,以資抵債比例增至40%,定增股票上限擴大至10.2億股,同時將留債展期時間壓縮至7-8年。市場分析認為,這份經過債權人博弈后的方案,已體現企業最大誠意。
在境內債務重組取得突破的同時,旭輝的境外債務重組進程同樣迅速。今年6月底,其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獲法院批準,預計削減約52.7億美元(約合379億元人民幣)債務,占境外債務總額的66%。通過債務置換和展期,企業融資成本結構得到顯著優化,特別是早期高息境外債的處置,有效緩解了償債壓力。
旭輝創始人林中在內部會議上指出,完成境內外信用債重組是公司"活下來"的核心前提。債務重組不僅優化了資本結構,更使資產負債表回歸健康軌道。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企業有息負債總額降至842億元,較年初減少24億元。債務結構呈現"境外重、信用多"特征:境外債務占比56.5%,信用債(含境內外)占比超70%,顯示其融資渠道的多元化特征。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企業總資產2413.2億元,總負債1969.14億元,凈資產444.06億元,歸母凈資產64億元。與部分資不抵債的房企相比,旭輝仍保持資產質量優勢。但銷售端壓力依然顯著,今年前8月合同銷售金額121.6億元,同比下滑49.6%,市場復蘇節奏仍待觀察。
行業分析師指出,旭輝的債務重組路徑為行業提供了重要樣本:通過債務展期降低短期償債壓力,利用資產處置優化負債結構,同時保持核心業務運營能力。但完成債務重組僅是第一步,如何提升銷售去化率、恢復造血功能,將是企業面臨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