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餐飲行業掀起一股“后廚直播”熱潮,不少商家通過抖音等平臺將廚房實景搬上屏幕,讓消費者“云監工”烹飪過程。這種透明化的操作不僅打消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顧慮,更帶動了線下消費的熱潮。
過去,消費者對餐飲行業的質疑主要集中在食材新鮮度、加工透明度等方面。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直接打開后廚大門,通過直播展示廚師的烹飪過程。從切配到顛勺,從調料到出鍋,每一道工序都清晰可見,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在這場直播熱潮中,連鎖品牌“大米先生”的表現尤為突出。其全國門店突破1000家后,迅速在抖音開啟后廚直播,邀請成都、南京、重慶等九座城市的廚師同臺競技。直播間里,廚師們火力全開,鍋鏟翻飛,炒出的菜品“鍋氣”十足。數據顯示,單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超過340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萬。
另一家連鎖品牌“老鄉雞”則另辟蹊徑,在直播間玩起了食材溯源。廚師化身“導游”,帶領網友參觀后廚,詳細介紹五常大米、新鮮五花肉等食材。從“毛菜”到“凈菜”,從清洗到切配,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這種透明化的操作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近7天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次達308萬。
除了連鎖品牌,一些中小商家也通過后廚直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北京的“董家大院”在直播中采用“廚師+主播”的搭配模式,廚師專注烹飪,主播負責互動。當網友詢問是否使用電磁爐時,主播明確回應“全部現炒現做”;當被問及人均消費時,主播給出“80元左右”的參考價。這種真實的互動讓直播間在線人數穩定在千人以上,不少網友表示要前往線下打卡。
更令人驚喜的是,后廚直播直接帶動了線下消費。以“大米先生”為例,單場直播就促成了約1.1萬單成交量。直播間里,“求地址”“帶家人去”等留言不斷刷屏,線上興趣迅速轉化為線下行動。
這種模式的成功,源于它精準抓住了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干凈衛生和煙火氣。在預制菜引發廣泛討論的背景下,后廚直播通過“可視化”操作打破了信息差。廚師顛勺的火候、食材處理的細節、后廚環境的整潔度,都被真實地呈現在網友面前,既打消了顧慮,又激發了食欲。
對于商家而言,后廚直播的門檻并不高。無需復雜的腳本或精致的打光,只需將鏡頭對準真實的后廚日常,就能憑借“接地氣”的內容吸引客流。這種模式尤其適合中小商家,讓他們在流量爭奪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平臺也敏銳捕捉到了這一趨勢。抖音生活服務近期上線“煙火小店扶持計劃”,通過流量激勵、達人探店等方式,幫助更多小店被消費者看到。成都的“羅小洋、蒼蠅館子”憑借后廚直播吸引超170萬粉絲,單場直播觀看人次突破1400萬;徐州銅山區的“銅山區《嘗香聚》”則通過直播為線下門店帶來50%-60%的新客。
在這場由后廚直播引發的變革中,消費者用主動參與表達了對透明餐飲的期待,平臺用扶持政策推動了行業的創新。當“鍋氣”從直播間飄向線下餐桌,餐飲行業或許正迎來一場由透明化驅動的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