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W(01810.HK)近日引發行業關注,總裁盧偉冰通過社交平臺宣布,將于本月推出小米17系列手機,并強調這是小米數字系列史上最具突破性的升級。董事長雷軍轉發該消息時明確表示,新系列將全面對標蘋果iPhone,開啟正面競爭。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直接跳過了此前傳聞的16系列,轉而采用與iPhone同代數的命名策略,引發市場對小米高端化戰略的深度討論。
據供應鏈信息,小米17系列包含三款機型:標準版小米17、小尺寸旗艦小米17 Pro以及大屏旗艦小米17 Pro Max。全系將首發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其中標準版在保持旗艦配置的同時延續"加量不加價"策略,兩款Pro機型則聚焦超高端市場。命名體系上,小米首次采用與iPhone完全對應的數字+后綴組合,取消Ultra機型,轉而通過Pro和Pro Max實現差異化競爭。尺寸設計方面,三款機型分別采用6.3英寸雙小屏+6.8英寸大屏的組合,與蘋果當前產品線形成直接對應。
技術升級成為對標關鍵。盧偉冰在預熱中特別強調Pro機型的影像定位,Pro版被描述為"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艦",Max版則定位"最強大的巔峰科技影像旗艦"。行業分析師指出,這暗示新系列將在傳感器尺寸、光學算法或計算攝影等領域實現突破。操作系統層面,澎湃系統預計將迎來重大更新,結合后背副屏設計等外觀創新,形成軟硬件協同的差異化體驗。
這場命名變革背后,是小米持續五年的高端化戰略。自2020年小米10系列開啟高端征程以來,公司累計研發投入已超1000億元,未來五年計劃再投入2000億元,2025年研發費用預計突破300億元。技術成果方面,已形成澎湃芯片、Ultra影像系統、折疊屏技術等核心專利矩陣,全球專利數量達4.1萬件。市場表現上,2024年高端機型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部,同比增長43%,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大陸4000-5000元價位段市占率達24.7%,5000-6000元價位段市占率提升至15.4%。
戰略轉型伴隨產品理念升級。雷軍自小米12系列起提出"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的轉型方向,通過軟硬件深度融合提升用戶體驗。這種轉變在市場數據中得到驗證: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240萬臺,同比增長0.6%,連續8個季度保持增長,全球市場份額穩定在14.7%,連續20個季度位居前三。用戶生態方面,全球月活用戶達7.31億,AIoT平臺連接設備數突破9.89億臺,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單季交付量達8.13萬輛,均創歷史新高。
歷史數據顯示,小米曾多次通過命名調整推動戰略升級。2018年小米8跳過數字7,借助"超越期待"的寓意實現高端市場突破,首銷當日銷量即破百萬臺。此次17系列延續"數字跳躍"策略,直接對標iPhone同代產品,顯示小米在超高端市場的決心。財務表現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達1160億元,同比增長30.5%,經調整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75.4%,手機×AIoT分部與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資本市場對小米戰略轉型給予積極回應。2025年以來,小米集團-W股價累計上漲63.62%,截至9月16日收盤報56.45港元/股。分析師認為,小米通過持續的技術投入和精準的市場定位,正在構建涵蓋智能手機、AIoT和智能電動汽車的全生態競爭力,這種"人車家全生態"戰略或將重新定義消費電子行業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