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輛老帕薩特開了十年,雖然沒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智能功能,但開著踏實?!奔易∧承^(qū)的陳先生摸著方向盤感慨道。最近,身邊朋友陸續(xù)換上新能源車,讓他一度動了換車的念頭,可幾番折騰后,他反而更堅定了繼續(xù)開油車的想法。
對門的發(fā)小上個月提了輛藍色電車,成了陳先生“被教育”的源頭?!白蛱鞆墓鹃_回家才花6塊錢電費,你那老車加箱油得三百多吧?”“自動跟車多方便,比你手動打方向盤輕松多了?!卑l(fā)小每次見面都要炫耀一番,聽得陳先生直犯嘀咕:難道自己真成了跟不上潮流的“老古董”?
但真正讓他打消念頭的,是發(fā)小親身經歷的“充電噩夢”。去年冬天,發(fā)小帶著家人去郊區(qū)滑雪場,標稱續(xù)航500公里的電車,開暖風后實際只能跑280公里。剛出市區(qū),儀表盤就亮起續(xù)航預警,他手忙腳亂找充電樁,繞了半小時才在偏遠加油站旁看到幾個,結果前面還排著三輛車。寒風里抱著孩子等了近一小時,等充上電天都黑了,滑雪場也沒去成,一家人凍得直哆嗦。
更糟心的是充電位被占。有次在商場地下車庫,發(fā)小好不容易找到空樁,一輛燃油車突然搶先停進去。他理論時,對方竟理直氣壯:“車位又沒寫只能電車停,我停會兒怎么了?”發(fā)小只能干等一個多小時,等對方慢悠悠出來時,商場都快關門了。
維修成本也讓陳先生望而卻步。另一位開電車的朋友過減速帶時沒減速,車底蹭到減速帶,4S店定損后說要換電池護板和幾根線路,費用高達四萬多。保險公司以“操作不當”為由拒賠,朋友無奈:“開油車時也蹭過,頂多花幾百塊換護板,哪想到電車修一下這么貴!”更麻煩的是,配件得從廠家調貨,至少等半個月,這期間他只能天天打車上班,還得時不時去4S店問進度,煩得幾天沒睡好。
“我那老帕薩特隨便找個路邊修理鋪就能保養(yǎng),換機油加濾芯才三百多,冬天夏天從不用擔心里程,也不用怕找不到地方充電?!标愊壬f,現(xiàn)在他徹底想通了:普通老百姓買車是為了方便生活,不是花了大價錢還天天為這些事兒操心?!暗入娷嚨碾姵丶夹g更穩(wěn)定、充電樁像加油站一樣普及、維修價格親民了再換也不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