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技媒體人馬克·古爾曼在最新專欄中披露,蘋果正加速推進無顯示屏智能眼鏡的研發進程,預計將在12至16個月內正式推向市場。這一時間節點較此前分析師郭明錤預測的2026-2027年明顯提前,但完整具備AR顯示功能的版本仍需長期技術攻關。
據供應鏈消息,這款代號"N109"的穿戴設備將采用極簡主義設計,整體重量控制在30克以內,形態與普通光學眼鏡高度相似。設備核心功能包括1080P高清拍攝、空間音頻播放及環境聲收錄,但所有數據處理均需通過iPhone完成,形成與Apple Watch類似的"終端+主機"協作模式。
技術層面,蘋果工程師重點攻克了微型化攝像頭模組與低功耗音頻系統的集成方案。為避免重蹈Vision Pro頭顯便攜性不足的覆轍,研發團隊采用新型鎂鋰合金框架與柔性電路板,使整機厚度壓縮至6毫米以下。知情人士透露,該產品已通過多項可靠性測試,包括-20℃至50℃極端環境驗證。
在交互創新方面,蘋果計劃通過升級版Siri引入多模態AI功能,支持通過眨眼、頭部微動作等生物信號進行操作。不過受限于國內政策環境,語音助手相關功能在國行版本中可能面臨調整,這或將影響產品上市節奏。供應鏈人士指出,蘋果正在與多家本土AI企業洽談技術合作。
市場分析認為,蘋果生態的協同效應將成為該產品核心競爭力。用戶可通過眼鏡直接調用iPhone的運算資源,實現照片即時編輯、音樂流媒體播放等無縫體驗。古爾曼指出,盡管meta、小米等廠商已推出類似產品,但蘋果在隱私保護與系統優化方面的優勢,有望幫助其占據高端市場25%以上的份額。
當前研發團隊正集中解決散熱與續航難題。實驗數據顯示,在連續拍攝4K視頻場景下,設備表面溫度需控制在40℃以內。最新原型機已采用相變材料與石墨烯散熱層組合方案,配合改進后的無線充電系統,可使連續使用時間延長至4小時以上。這些技術突破為產品量產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