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高壓電池與充電業務高級副總裁弗洛里安·普洛伊蘇斯博士近日表示:“我們追求的不是單一性能的極致,而是構建全局最優的技術生態。”隨著新世代電驅系統的量產,豪華電動車市場正從“硬件堆砌”的初級階段,邁向“系統能效”競爭的新時代。寶馬通過續航、補能、安全的三維協同,重新定義了電動豪華的價值體系。
新系統的核心突破在于底層技術的全面革新。寶馬首次在純電車型中采用標準直徑46毫米的大圓柱電芯,提供95毫米和120毫米兩種高度規格。相比第五代棱柱形電池,其能量密度提升20%,為續航提升和空間優化提供了更多可能。配合全新800V高壓平臺和自研碳化硅逆變器,充電性能與能效實現跨越式提升。
電池結構方面,寶馬采用“無模組(Cell-to-Pack)”設計,電芯直接集成至電池包,并通過“電池車身一體化(Pack-to-Open-Body)”技術,使電池包成為車身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創新不僅減輕了車身重量、降低了車輛重心,還優化了車內空間利用率和空氣動力學表現,為操控性和乘坐舒適性提供了全方位支撐。
系統級能效的提升離不開智能控制的協同優化。寶馬自研的“BMW能量智控系統”如同車輛的“智能大腦”,實時精準管理電池、電機和熱管理系統,確保能量流的高效調控。即使在-30℃的極端低溫或高功率持續輸出場景下,三電系統仍能保持高效穩定運行,保障出行可靠性。
電機系統的升級同樣關鍵。后橋勵磁同步電機(EESM)可根據車輛負載精確調整轉子勵磁強度,確保高轉速下的穩定動力輸出;前橋緊湊異步電機(ASM)則進一步提升了動力響應速度和能量利用效率。雙電機方案使能量損耗降低40%,綜合效率提升20%,電機重量減輕約10%,實現了動力性能、能效水平和操控體驗的全面進階。
在中國市場,寶馬堅持“技術創新+本土化”的深度融合。大圓柱電池已于2024年底在沈陽生產基地啟動試生產,計劃2026年實現規模化量產。通過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中國頂尖電芯供應商的深度合作,寶馬構建了從研發、供應、制造到裝配的全鏈條協同體系,為中國用戶率先提供超長續航、高效充電和極致駕駛樂趣的體驗。
可持續發展領域,寶馬同樣領先。動力電池生產全流程使用綠色電力,并搭建了閉環回收體系,實現退役電池材料的高效再利用。2024年,寶馬已回收超過2000噸電池再生材料用于國產電車的電芯生產,為行業應對動力電池“退役潮”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
除了新世代電驅系統,BMW首創的全景iDrive和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兩大技術也構成了新世代BMW iX3的三大王牌科技。全景iDrive以沉浸式人機交互重新定義智能座艙,駕控超級大腦則通過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統實現毫秒級動態響應。三者協同發力,從續航、智能到駕控,全方位賦能“全局最優”的系統體驗。
新世代電驅系統的推出,不僅是一次技術迭代,更是一場關于電動出行價值的重新定義。寶馬通過將續航、補能、安全與駕駛樂趣深度融合,推動豪華電動車市場從“單一參數比拼”轉向“系統體驗競爭”,引領行業進入“全局最優”的技術生態時代。未來,該系統將逐步應用于2026年國產新世代車型及未來BMW純電車型系列,實現技術普惠和全系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