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市場關于雷克薩斯ES系列停產的傳聞甚囂塵上,尤其是ES200純燃油版車型,成為行業(yè)內外熱議的焦點。盡管記者向多位雷克薩斯內部人士求證,均未獲得官方停產確認,但經銷商與供應鏈端的動態(tài),正悄然勾勒出這一經典車型的轉型軌跡。
某雷克薩斯經銷商負責人向記者透露,ES200的訂單量自今年以來持續(xù)下滑,庫存周轉周期從以往的15天延長至40天,部分4S店甚至出現(xiàn)跨區(qū)域調貨消化庫存的情況。“廠家對純燃油車的排產計劃已經調整,混動版ES300h的零部件優(yōu)先級明顯更高。”該人士指出,這一變化與全球汽車供應鏈的轉型密切相關——混動系統(tǒng)的電池供應雖受國際物流影響,但純燃油車型的發(fā)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產能也在逐步收縮,形成“雙向擠壓”的態(tài)勢。
從使用成本來看,混動版與純燃油版的差距正在縮小。以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ES300h的油費支出比ES200低約4200元,若考慮部分地區(qū)對混動車型的購置稅減免政策,兩者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差異可能進一步擴大。一位混動ES車主向記者表示:“雖然電池更換成本較高,但五年下來,省下的油費足夠覆蓋一次大保養(yǎng),且混動系統(tǒng)的故障率明顯低于傳統(tǒng)燃油車。”
供應鏈層面的調整更為直觀。某零部件供應商負責人比喻,傳統(tǒng)燃油車的供應鏈如同“固定菜單”,而混動系統(tǒng)則需動態(tài)調配電池、電機等新型部件。“去年我們?yōu)镋S200生產的變速箱殼體訂單量下降了30%,但混動系統(tǒng)的電控模塊訂單增長了45%。”他透露,這種結構性變化迫使廠商重新評估產能布局,純燃油車型的停產或減產成為必然選擇。
市場終端的反饋同樣值得關注。記者走訪多家4S店發(fā)現(xiàn),ES200的現(xiàn)車庫存普遍低于混動版,部分配置甚至需要等待1個月以上。“消費者現(xiàn)在更傾向一步到位選混動,尤其是限牌城市,混動車型的牌照優(yōu)勢太明顯了。”一位銷售顧問稱。不過,也有潛在買家對混動系統(tǒng)的可靠性存疑,尤其是電池衰減問題,成為阻礙部分用戶下單的關鍵因素。
行業(yè)分析師指出,雷克薩斯的轉型策略暗含雙重考量:一方面,通過縮減純燃油車型產能,為混動及電動化產品騰出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避免直接宣布停產引發(fā)消費者恐慌,轉而通過供應鏈調整實現(xiàn)“軟著陸”。“這種策略在豪華品牌中并不罕見,奔馳、寶馬早年調整產品線時也采用過類似手法。”該分析師表示。
值得玩味的是,雷克薩斯官方始終未對停產傳聞作出正面回應,僅在近期財報中強調“將加速電動化進程”。這種模糊態(tài)度,既保留了品牌轉型的靈活性,也為經銷商處理庫存留出了緩沖期。而在消費者端,關于混動車型“省油不省錢”的爭論仍在持續(xù),一位開了8萬公里的ES300h車主直言:“電池沒壞過,但每次保養(yǎng)都要檢查高壓系統(tǒng),心里總有點不踏實。”
這場轉型風暴中,最微妙的細節(jié)或許藏在4S店的展廳里——曾經占據(jù)C位的ES200宣傳海報,已被混動版的技術解析墻所取代。當記者詢問是否還能預訂純燃油版時,銷售顧問的回答變得耐人尋味:“要現(xiàn)車得看運氣,建議優(yōu)先考慮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