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哥倫比亞工業和商業監督局(SIC)宣布了一項重大決定,將對蘋果公司的App Store政策進行深入的反壟斷調查。此次調查的核心,在于評估蘋果是否通過其合同條款限制了開發者在官方商店以外分發應用,并阻礙了第三方應用商店的進入。
據SIC透露,他們認為蘋果的政策實質上迫使開發者只能通過App Store發布應用,從而在數字分發領域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壟斷。這種局面不僅限制了開發者的選擇,也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構成了潛在威脅。
SIC還指出,蘋果的政策違反了哥倫比亞《1992年第2153號法令》的相關規定,該法令旨在維護市場競爭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蘋果通過其政策限制了第三方進入應用分發市場的機會,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不平衡。
在支付方式方面,SIC同樣對蘋果提出了質疑。他們指出,蘋果阻止開發者為用戶提供替代的、可能更便宜的應用內支付渠道,而強制開發者使用其收取高達15%至30%手續費的支付系統。這種做法不僅可能推高用戶的支付價格,還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和信息獲取權,從而降低了用戶體驗。
SIC強調,蘋果的這些做法不僅妨礙了現有開發者的留存,還阻礙了新開發者的進入,最終削弱了市場的活力和競爭力。他們表示,此次調查的目標是保護哥倫比亞本地開發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并推動建立一個公平、透明的數字市場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全球范圍內已經面臨了多起類似的調查和訴訟。在巴西和美國等市場,蘋果正受到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而在歐盟,蘋果已被迫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日本也可能采取類似的監管措施。此次哥倫比亞的調查結果,無疑將對當地的App Store政策產生實質性影響。
對于蘋果而言,此次調查無疑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他們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政策,以確保符合哥倫比亞及全球其他市場的法律法規要求。同時,這也是一個契機,促使蘋果進一步優化其應用分發和支付政策,以更好地滿足開發者和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