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白酒行業的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兩大巨頭貴州茅臺與五糧液,相繼在科研領域投下重注,預示著行業轉型的新動向。
貴州茅臺宣布,將與母公司茅臺集團攜手,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貴州茅臺出資4.9億元,占股49%,資金將以貨幣及實驗儀器形式投入;茅臺集團則出資5.1億元,占股51%,投入包括貨幣和科技大樓在內的資產。
緊隨其后,五糧液也動作頻頻。7月17日,宜賓五糧液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達1億元,由五糧液全資控股。
此番動作背后,是中國白酒消費趨勢的深刻變遷。面對低度酒、果酒、精釀啤酒等新興勢力的沖擊,白酒企業開始意識到,技術迭代與創新已成為關乎未來的關鍵。貴州茅臺與五糧液的科研“豪飲”,或將成為整個行業價值重構的催化劑。
長期以來,白酒行業在研發上的投入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據A股上市白酒企業近年的財報顯示,營銷費用遠高于研發費用。例如,2024年,貴州茅臺的研發費用僅占營業成本的1.58%,而銷售費用占比高達40.9%;五糧液的情況類似,研發費用占比為1.98%,銷售費用占比則達52.26%。整個行業在研發上的投入,與龐大的營銷費用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白酒企業在科研上缺乏積極性。實際上,白酒行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一直十分緊密,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問世。只是這些科研工作往往較為低調,且成果應用是漸進式的,不如營銷活動那樣引人注目。
貴州茅臺與五糧液此次成立科技創新公司,正是對這種產學研合作模式的強化與升級。兩家企業旨在通過更系統、更聚焦的資源整合,提升研發效率,加速成果轉化,以應對未來更復雜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
近年來,貴州茅臺在科研上已取得顯著成果。例如,公司構建了高溫大曲蛋白質組解析技術體系,鑒定出數千種蛋白和游離肽,為釀造工藝的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五糧液同樣不甘落后,不僅在國際上首次公布了五糧液酒體超3000種風味物質的“指紋”圖譜,還推出了29度低度酒等創新產品。
隨著消費者對白酒品質、風味及健康屬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僅憑歷史積淀與品牌光環已難以在競爭中立足。白酒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的品質精進與產品創新,來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貴州茅臺與五糧液在科研上的發力,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
白酒專家指出,當前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酒廠面臨開源節流的壓力。因此,通過技術研發實現釀酒副產品的深度商業化開發,以及圍繞ESG(環境、社會、治理)層面的改造升級研究,已成為行業的新焦點。中國酒業協會也表示,未來白酒行業的科研將重點聚焦于風味個性化、微生態研究、蒸餾技術創新等領域,為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助力。
貴州茅臺與五糧液在科研領域的布局,不僅將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也將帶動整個白酒行業的創新發展??梢灶A見,隨著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加和科技成果的持續涌現,中國白酒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