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眼中,CEO往往是那些擁有高學歷背景或豐富職場經驗的精英。然而,龔琦和張永的故事卻打破了這一傳統認知。這兩位年輕人,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沒有豐富的職場經歷,卻憑借一股闖勁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在電商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龔琦,一個23歲的年輕人,在23歲之前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CEO。他的學習成績并不出眾,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文藝特長。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同學合伙在拼多多上開起了網店,經營飾品生意。僅僅一年時間,他們的店鋪就實現了日均2000單以上的銷量,公司員工近10人,合作工廠3家。龔琦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初期他經歷了單量不見起色的困境,但他及時調整策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拼多多平臺上,最終迎來了生意的轉機。
與龔琦相似,張永也是一位年輕的創業者。他比龔琦小一歲,目前是河南一所本科學校的大三學生。然而,他還有一個身份——一家電商公司的CEO。在拼多多上,他擁有6家店鋪,日均單量保持在3000單以上。為了兼顧學業和事業,張永經常往返于鄭州和義烏之間。今年暑假,他甚至租住在義烏,每天穿梭于國際商貿城的各個飾品檔口,選品、殺價、取貨。他的創業之路同樣充滿挑戰,但他卻樂在其中,干勁十足。
龔琦和張永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了電商市場的機遇,借助拼多多的流量支持和幫扶政策,迅速擴大了生意規模。拼多多平臺對新手商家友好,入駐流程簡便高效,這為像龔琦和張永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創業機會。他們憑借質價比高的產品和優質的供應鏈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龔琦在創業初期主要依托合伙人親戚家的工廠,借助他們的倉庫和物流服務商,將廠貨賣到拼多多上。隨著生意的不斷發展,他開始針對平臺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開款拓品,尋找新的合作工廠。張永則背靠義烏小商品供應鏈,自主設計產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他的店鋪在拼多多上迅速崛起,成為了一顆璀璨的電商新星。
拼多多平臺的扶持也為龔琦和張永的生意注入了強勁動力。拼多多推出的“千億扶持”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資金、流量等資源超1000億元,補貼供給和需求兩側,助力平臺商家高質量發展。龔琦和張永都積極參與了平臺的活動,享受到了政策帶來的紅利。他們的店鋪在平臺的助力下,銷量節節攀升,生意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