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雷嘉)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昨天發布通知,公開征集2025年顛覆性技術方向儲備課題,以加快推動本市人工智能領域顛覆性技術創新,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征集的方向包括大語言模型、顛覆性芯片研制等7種任務。
此次征集的7種人工智能顛覆性技術任務包括:面向新型神經網絡架構的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面向Transformer架構大模型的計算優化方法研究,面向多模態模型的模態融合與統一架構研究,大語言模型的記憶機理與方法研究,大模型強化學習的尺度縮放范式研究,大模型的開放域自主學習方法研究,芯算一體協同設計的顛覆性芯片研制。
以“芯算一體協同設計的顛覆性芯片研制”為例,系針對當前模型權重和芯片帶寬制約、影響深度思考及代碼生成等長生成場景效果等問題,探索融合芯片(核心硬件)與算法(軟件)的下一代人工智能計算模式。研究目標是自主研發低比特混合量化算法;研制一款大帶寬、面向2/4/8比特矩陣運算優化的計算芯片,通過國產工藝實現量產,對比當前業界通用的大模型推理方案,生成速度提升5倍以上;相關的量化技術和芯片作為軟硬一體方案推廣,廣泛提升國內大模型各使用場景的效率。
在線申報在“北京市科技計劃綜合管理平臺-在線服務系統”上進行,申報系統于7月23日至8月5日開放。申報主體應為在北京市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高校院所,擬來京發展的京外主體需在立項支持前完成在北京市注冊,每個企業本年度限申報一項課題。
申報課題需具有明確的技術路線,較強的技術影響力和產業帶動力,具有清晰、可量化的目標及考核指標;同時具有明顯的技術突破,課題成果應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有利于推動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產品自主創新發展;申報課題周期原則上不超過2年,“芯算一體協同設計的顛覆性芯片研制”原則上不超過3年,鼓勵在各項指標達成的情況下提前結項,對于成果優異的課題可延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