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7月22日訊(記者 武靜靜),今日,京東宣布,計劃在未來3年內投入超百億資金,在全國建設超10000家"七鮮小廚"門店,并啟動"菜品合伙人"招募計劃,計劃投入10億現金,面向全國餐飲品牌與個體廚師為1000道招牌菜尋找合伙人。據介紹,包括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雞等在內的多家知名品牌已報名參與,成為首批候選合伙人。
同日,七鮮小廚首批線下門店在全國正式開業。七鮮小廚業務負責人劉斌也圍繞"菜品合伙人"模式、業務定位、供應鏈體系、定價機制及平臺合作等話題,回答了多家媒體的提問。
七鮮小廚業務負責人劉斌稱,"七鮮小廚"模式強調由平臺主建主營,合伙人提供菜品,共享收益。不同于傳統的"二房東"或平臺抽傭模式,京東將選址、建店、運營、配送一體化打通。
"很多朋友關心七鮮小廚是否會‘搶了餐飲店的生意’?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我們是希望和優秀餐飲商家一起,把原本被‘幽靈外賣’等不良商家搶走的生意搶回來。"劉斌表示。他進一步指出:"一頓飯10到20塊錢以內,這不是和客單價30-50元以上的正餐廳競爭,我們主打的是外賣市場。‘便宜’,是因為我們能把供應鏈做到極致。依靠京東的物流與采購能力,外賣定價控制在20元以內,仍可保障品質和口味。"
據劉斌透露,截至當天中午,報名"菜品合伙人"的商家數量已接近8000個。支撐這一模式的,是京東標準化制作體系:"門店端不切不配,全流程集中處理。肉類和蔬菜等食材在工廠端完成預處理、抽檢與密封包裝,統一冷鏈配送至門店。"在用戶體驗層面,劉斌強調:"我們不是‘二房東’,所有門店為京東主建主營,廚房開放可視,24小時直播生產流程,支持線下自提。"
他還表示:"七鮮小廚的模式是開放的,不設平臺壁壘。除京東外賣之外,未來我們也將考慮上線至更多平臺,只要有利于消費者選擇與品牌增長。"
以下為藍鯨科技整理的群訪對話實錄,經內容結構化調整,信息未作刪減:
提問: 中國外賣行業經歷了15年的發展,形成了平臺抽傭、商戶降本、騎手內卷的固化三角模式。京東現在通過合營廚房加菜品合伙人的模式入局,京東打造"七鮮小廚"這個模式的初衷、定位和目標是什么?是否抓住了行業轉型的核心痛點?
劉斌 :"七鮮小廚"的定位是合營品質餐飲制作平臺,我們認為這可能是餐飲外賣市場15年以來最大的供應鏈模式創新。我們剛開始探索這個模式,一定還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先從京東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平臺說起。我們初衷是希望通過供應鏈的創新,幫助消費者吃到有品質、又便宜的食品,也幫助品質餐廳獲得更多銷量,做到"又好又便宜"。
外賣行業也存在很多痛點。餐飲行業基于傳統的門店模式,全國能做到幾千家門店的中餐品牌不多,更多的優質餐飲品牌很難實現連鎖經營。這些品牌有很好吃的菜品,但現在很難賣到全國去。京東能不能幫助他們,把產品賣到全國通過更高的坪效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銷售效率,我們認為是有可能的。
從用戶體驗來看,現在外賣行業仍然有很多問題,比如"幽靈外賣"的存在,這些外賣因為價格低廉,在平臺上劣幣驅逐良幣。我們做外賣已經嚴格禁止"幽靈外賣"入駐,同時也在用市場化競爭方式,促使這類商家在行業中出局。
從"七鮮小廚"的模式看,我們首先是面向餐飲商家、個體廚師進行菜品招募。如果你有一道非常好吃的菜品,可以和我們一起開發、上線"七鮮小廚",通過這個平臺實現快速規模化開店,賣到全國。合伙人可以獲得銷售分成,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實現"量多、利厚"。目前,我們已經和像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雞等商家初步合作。
從用戶角度來說,依托京東的供應鏈優勢,我們能把產品價格壓縮到有品質保障又好吃還便宜。一份品質好、量很足的蓋飯,我們定價就在20元以內
記者:對于餐飲品牌來說,他們為什么愿意加入這個"菜品合伙人"的計劃?他們怎么看待上線"七鮮小廚"后,對自己品牌門店銷量的影響?會不會有沖突?
京東:很多朋友關心七鮮小廚是否會"搶了餐飲店的生意"?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我們是希望和優秀的餐飲商家一起,把原本被"幽靈外賣"等不良商家搶走的生意搶回來。
首先,"七鮮小廚"的菜品合伙人模式中,每道菜我們會先提供100萬元的保底返利,讓大家可以放心和京東合作。后續銷售還會有繼續分成,封頂獎勵。其次,從我們的產品定價來看,一頓飯10到20塊錢以內,這不是和客單價30-50元以上的正餐廳競爭,我們主打的是外賣市場。
在選址上,我們也充分考慮餐飲合伙人的原有門店分布,盡量選擇外賣訂單占比高的地段,做增量而不是"搶存量"。目前已經有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雞等品牌報名,截至今天中午后臺數據顯示,報名菜品合伙人已接近8000個。
劉斌 :我們的食材供應鏈是嚴格篩選的,只選大品牌、有保障的供應鏈,標準非常嚴格。比如調味品,我們確實復用了京東既有的資源,像中糧等大品牌;肉類和蔬菜等食材是在工廠端就完成預處理和配菜,工廠出廠前經過抽檢并做密封包裝,統一運輸配送到門店。
這和傳統模式不同,傳統餐廳很多環節是在門店端處理,容易發生衛生問題,而我們從源頭就控制住了。門店端不需要再做切配,加工環節集中完成。這種方式從源頭上保證干凈衛生,讓用戶吃得放心。我們也歡迎更多優質供應商和餐廳合作。
問題:如何在保證菜品好吃、安全的同時,還能做到便宜?今天是開業首日,效果如何?
劉斌:今天是我們"七鮮小廚"正式營業的第一天,已經爆單了。外賣和現場的訂單都非常多,雖然訂單很多,但我們現場打包、現炒的流程還是很穩,收到了用戶非常多的好評。
我們看到用戶評價說:"味道非常好""價格很實惠""都光盤了",這些評價讓我們感到很欣慰。"七鮮小廚"全流程配置了40項高標準的檢驗檢疫,包括環境質量、水質安全等六大方面。同時,我們還與香港的知名食品安全檢驗機構進行專有合作,定期挑戰和檢查。
從京東層面來看,京東在供應鏈上具有非常強的優勢——從采購、運輸到配送,我們可以把成本壓縮到極致。即使在菜品開發、配方研發、食材采購、衛生管理等方面有所投入,但依靠京東的整合能力,我們依然能夠為用戶提供很實惠的價格。
問題:在這個計劃中,京東的角色是什么?是平臺方、供應鏈服務商,還是直接參與餐飲經營?盈利模式是怎樣的?是自營還是加盟?
劉斌:"七鮮小廚"的定位是合營的品質餐飲制作平臺。京東在其中的角色涵蓋了產品開發、選址、運營等多個方面。合伙人只需要參與到菜品的共同開發中,我們會負責選址、店鋪運營等整體組織和經營工作。簡單講,就是這些品牌如果有非常好吃的菜品,可以提供給我們,我們依托京東強大的供應鏈整合和運營能力,來負責其他環節。
不同的品牌和廚師會以"菜品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共享銷售分成。對于一些頭部、有供應鏈能力的餐飲品牌,我們也可以直接在供應鏈上做深入合作。
問題:"七鮮小廚"和其他平臺上的"二房東"模式相比,在模式和體驗上有什么本質區別?
劉斌:我們和"二房東"有本質區別。首先,我們不是將一個個檔口拼湊成一個集合外賣店,也不是上線多個獨立門店,而是一個合營的餐飲制作平臺,核心還是"菜品",而不是門店本身。其次,我們絕不是"幽靈外賣",也不是把"幽靈外賣"包裝后再上線。我們的外賣和線下自提是兩種并行模式。
今天有很多附近居民看到我們招牌、看到透明檔口后就進來點餐。看到炒菜過程后,直接下單帶走。他們說這個廚房看著就很干凈、放心。我們沒有把門店藏在封閉空間,而是開放式廚房,全流程可視化。我們希望大家能看到整個制作過程,用好食材、干凈環境來贏得信任。我們一開始就選擇"敞開",就是希望接受大家監督。
回到供應鏈層面,我們本質上不是一個"二房東"角色。我們不是招商后讓品牌自己自負盈虧,而是我們深度參與了供應鏈,承擔了包括租金、人力、成本在內的大部分環節。"七鮮小廚"的菜品合伙人只需要專注于餐品開發,其余由京東負責。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大企業應有的社會擔當。
我們也清楚,這樣的創新一定是難的、不完美的,但我們發自內心希望把這件事和社會各界一起做好,讓消費者吃到好的,也讓品牌商家賺得更多。
問題:京東外賣之前表示只允許堂食商家入駐,但"七鮮小廚"實際上沒有堂食,這是否與此前標準矛盾?
劉斌:我們京東外賣一直堅持"品質外賣"的定位。商家必須滿足以下三種形式之一:第一,高分堂食餐廳,也就是能現場就餐、同時在第三方美食點評平臺評分達3.8分以上的商家;第二,有品牌公信力的品牌直營店; 第三,線下自提模式的門店,比如早點鋪、鹵味店、甜品蛋糕店等,這些門店必須經過線下客流的檢驗。
"七鮮小廚"完全遵循這一品質要求。我們設有自提點,用戶可以線下取餐,而且目前也看到很多用戶現場體驗后直接下單。我們24小時開放廚房進行直播,讓消費者"看得見",更放心。這些都是我們品質保障的一部分。
問題: 未來"七鮮小廚"是否會考慮入駐其他外賣平臺?
劉斌:我們是非常開放的。只要消費者有需求,其他平臺如果愿意合作,我們也很樂意一起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餐食。
我們的目標不是和平臺競爭,而是幫助消費者吃到便宜好菜,幫助優質餐飲品牌獲得銷量。我們對品牌是開放合伙人模式的,不限制品牌只在某個平臺上線。我們也不會在消費端設置平臺壁壘,希望消費者不被平臺束縛,能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