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官方公布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數據,其首款車型SU7在發布一年后保值率達到了88.91%,這一數字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聯合發布的《2025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中位居純電車型榜首。這一消息迅速在汽車愛好者中引起了熱烈討論,保值率作為購車時的重要考量因素,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微博上對這一成就作出了回應,他提到特斯拉的保值率一直表現不俗,并引用了2025年的數據,指出Model 3的保值率為76.04%,Model Y則為71.28%。雷軍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小米SU7領先保值率的自豪之情。
長久以來,特斯拉在保值率方面一直是行業的標桿,其憑借成熟的技術和龐大的市場保有量,成為了眾多消費者購車時的參考對象。然而,小米SU7作為小米汽車的首秀,能夠在保值率上超越特斯拉,無疑是一次值得驕傲的成就。自去年3月發布以來,SU7的銷量屢創新高,其流線型的外觀設計、先進的800V高壓平臺、激光雷達以及智能座艙等技術,使其在同類車型中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的高保值率部分得益于其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由于交付周期長,目前最快提車也需要33周,這種市場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其保值率。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保持高保值率的同時,消費者購車等待時間相對較短。
有觀點認為,真正的保值率對比需要在市場熱度褪去、技術迭代幾輪后進行。特斯拉在初入市場時也憑借領先技術和市場熱度擁有高保值率,因此,小米SU7能否在五六年后仍保持如此高的保值率,才是對其真正實力的考驗。
同時,小米SU7漫長的交付周期也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不滿。部分消費者表示,在鎖單后才發現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車,這不僅增加了購車成本,還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有建議認為,小米汽車應為那些不愿等待的消費者提供退定金選項,以體現企業的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盡管小米SU7在保值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小米汽車仍需不斷改進和完善。一方面,應盡快推出更多車型,完善產品布局;另一方面,應提升售后服務質量,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同時,小米汽車也應保持低調務實的態度,專注于產品和服務的打磨,避免過于激進的宣傳方式。
對于消費者而言,保值率只是購車時考慮的一個方面。一輛車的好壞還包括自動駕駛的實際路況適應能力、長期使用后的電池衰減控制等多個維度。因此,小米汽車應在這些方面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讓消費者全面了解其產品優勢,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購車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