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張漾從大學畢業,在淘寶上賣家具,一張渲染圖,就能收到不少訂金。他一度以為自己天賦異稟,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材料,后來才明白,他不過是坐上了房地產高速發展的列車。
2019年,列車剎停。他連續推20款新品,無人問津,庫存堆到天花板。空閑時間里,他把做家具的邊角料鋸成一個個小機器人——單純想著打發打發時間,不讓自己閑下來。
沒想到,這些小玩意放在車里,成了新能源車車主們裝飾的神器。高峰時期,他靠這些由邊角料做成的小機器人,一年能賣出幾百萬元。
兩次踩中風口的經歷讓張漾意識到,成功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的能力有多大,而是你剛好遇見了一個時代。
而普通人的機會也正在于此,大部分人都無法成為引領時代的人,但我們可以順應時代,在時代的發展中抓住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機遇,同樣能夠創造一番事業。
抓住風口
一個產業的火熱,總能同時捧紅上下游的不少商品。
2012年的成都,房地產市場高速瘋漲,配套的供應鏈、物流也跟著一路狂飆,各種各樣的家具廠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
那一年,張漾從大學畢業,沒進寫字樓,而是選擇了創業做原創設計,日式風格的桌椅,小尺寸床頭柜,他把單價壓到幾百元,專供線上。
回想起來,當時的創業沒有任何難度,只要做出來,就能賣出去,年銷售額幾百萬元毫無難度。繁榮場景也歷歷在目,產品只需要出一張設計圖,就能收到消費者的訂金,很多人都在問,在哪可以買。
有一年天貓“雙11”,他一天賣出了大半年的產量,情緒一度從興奮變成了崩潰,“一直在和客戶協調發貨時間,讓大家耐心等待,貨發完了,人也脫了半層皮”。
只是沒想到只過了幾年,市場行情便急轉直下。
2019年之后,張漾連續推20個新款,沒一個款有銷量。他第一次完整體驗到一個行業的上行、頂點和下行,行業發展周期從書里的曲線,變成了倉庫里成堆的庫存,現實讓他意識到繁榮不可能是一個行業的常態。
2020年疫情暴發,人們被迫困在家里,張漾卻閑不住,他把倉庫里做家具剩下的邊角料,做桌腿切下來的黑胡桃木料,設計成了小機器人,砂紙打磨,涂上木蠟油,放在自己的新車上做擺件,順手也上架到了店鋪里。
沒想到家具賣不出去,小機器人卻很容易就成了爆款,“家具賣到后面的狀態是你怎么努力運營,產品就是無人問津,但是賣小機器人卻完全相反,像是順水行舟,你都不需要太多的動作,產品就能賣得很好”。
這也和當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緊密相關。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20年首次突破300萬輛,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顯著提升。大部分新能源汽車提供內飾選擇,推出多種搭配方案,鼓勵用戶個性化,這也反映到了相關的配件市場上。
在舊的列車停下后,張漾就這樣誤打誤撞,反而抓住了新的風口。
轉型探索
張漾將他的第一個小機器人取名為9號機器人,靈感來自于電影《機器人9號》。
他沉迷動漫和科幻電影,腦子里總有些奇思妙想,比如把動漫人物搬到現實。在務實的人眼里,這或許不夠腳踏實地,但也正是這種特質,成了他打動小眾玩家的秘密武器。
2020年,除了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盲盒經濟更是重新定義了年輕人的消費邏輯。9號機器人火了之后,張漾緊跟著又推出了8個類似的產品,湊了整整一個系列,將汽車和盲盒這兩個完全不相干的賽道結合了起來,利用盲盒的形式銷售汽車擺件。
這一系列不僅帶著過去做家具設計的團隊轉型成功,也讓他們在車載好物這一賽道打響了名氣,至今都是他店鋪里的暢銷品。
后來,他又嘗試著在小機器人身上加入擴香器,把小機器人別在空調通風口變成車載香薰,讓小機器人變得實用起來,以吸引不同的用戶群體,同時也開始做停車號碼牌,香薰車內掛件等各種不同的樣式,擴大產品種類。
他腦子里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一個店鋪能放下的產品有限,張漾就開了好幾個店鋪,每個店鋪賣不同的系列,分散獲客。
在產品設計上,他也積攢了不少心得。以前做家具生意的時候,客單價高,產品重設計,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細小的瑕疵,反而是轉型做汽車擺件之后,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高了很多。
“家具產品是拿來用的,產品偏大,你很難說放到手上細細打量,但是汽車擺件,開車的時候就在視野里,有時候等個紅綠燈可能還會把玩一下,如果有瑕疵會特別明顯,所以細節一定要做得特別到位。但同時小擺件單價低,這也就意味著你必須要將成本控制做到極致,才有可能達到物美價廉的效果。”張漾告訴我們。
更重要的是,開始做汽車擺件后,張漾團隊也更忙了,以前做家具,一個設計可以賣一兩年,但現在汽車擺件的流行風格半年可能就要更新一次,必須要跟著市場潮流出新品。
準備下一次轉型
除了C端的零售客戶,張漾也意外吸引了不少B端的大客戶。
很多汽車門店的負責人都曾找過張漾,定制半成品機器人,用來做車主活動,“對于很多汽車門店來說,只要客戶能夠留下來,就有產生銷售的機會”。
他設計的半成品機器人,新手拼裝差不多要30分鐘,30分鐘既能留住客戶,也不至于讓客戶失去耐心。這個看似簡單的設計,讓張漾陸續拿下了國內幾乎所有主流新能源車車企的合作訂單,雖然產品單價只有幾十元,但一筆大訂單的金額往往能達到幾萬元。
高峰時期,靠著淘寶店和這些大客戶,公司的營收能達到數百萬元。
但最近幾年,市場行情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開啟淘汰賽,已經有不少車企資金鏈斷裂退出市場,剩下的也開始降本增效,縮減營銷預算,這種活動訂單肉眼可見地少了起來。
另一方面,汽車擺件行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市面上的同類產品越來越多,曾經藍海的市場逐漸卷成了紅海,有些商家甚至在賠本賺吆喝。
張漾開始重新思考產品定位。在他看來,小機器人和潮玩很像,屬于情緒消費。以前做家具生意的時候,客戶是為了功能付費,但對于潮玩,消費者可能會因為一個配色又或者是一個表情,就決定購買,所以小機器人的終點最有可能的是潮流玩具。
最近,張漾開始著手準備第三次轉型。除了設計汽車擺件,他還嘗試著將小機器人系列做成潮玩,基于以前標準的機械齒輪,加入一些更大眾的元素,比如更豐富的配色,更可愛的設計,不僅可以放在車里,也可以掛在包上,放在家里。
這幾年,生意起起伏伏,但大部分時間里,團隊的年營收都能超過100萬元。
在張漾看來,變化一直在發生,風口早晚都會過去,我們無法左右大勢,但可以在細分領域深耕,小眾風格亦能做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