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YU7的交付引發(fā)了市場的一波熱潮。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批新車剛剛交付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超過80臺待售的小米YU7,其中大部分為配置頂尖的Max版本。
這些車輛幾乎全新,行駛里程普遍不足百公里,有的甚至車窗貼膜都還未撕下。然而,在二手市場上,它們的售價卻比原價高出1萬至2萬元不等。特別是鈦金屬色的Max版本,加價約1萬元,而極為罕見的鎏金粉版本更是被炒到了37.8萬元,較原價暴漲了1.6萬元。
這一現(xiàn)象的根源在于小米汽車官方渠道的漫長交付周期。目前,小米YU7標準版需要等待57至60周,而Max版本也需41至44周才能交付。這種長時間的等待使得不少消費者愿意花費更多金錢來“購買時間”。
然而,這類交易背后隱藏著諸多風險。小米官方已經(jīng)明確指出,非首任車主將無法享受三電系統(tǒng)的終身質(zhì)保,且訂單的過戶僅限于直系親屬。通過虛假材料或非法渠道進行的車輛交易可能會引發(fā)權屬糾紛,甚至導致消費者財車兩空。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零公里二手車”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蔓延至整個汽車行業(yè)。據(jù)統(tǒng)計,2024年全國二手車市場中,登記時間不足3個月、行駛里程低于50公里的車輛占比高達12.7%,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過60%。一些不法車商甚至利用這一漏洞,將國內(nèi)新車上牌后以“二手車”的名義出口,以此來規(guī)避關稅及監(jiān)管。
針對這一亂象,有消息稱工信部正在考慮出臺一項新政策,即“新車登記后六個月內(nèi)禁止過戶轉(zhuǎn)售”。這一政策旨在從源頭上阻斷套利的空間,維護市場的公平與秩序。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不少消費者對這一政策表示支持,認為它能夠有效打擊黃牛炒車等不法行為。特別是對于小米汽車等熱門車型來說,這一政策的落地將有望遏制“黃牛炒車”的亂象。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一政策得以實施,那么不少黃牛手中的小米YU7或?qū)⒚媾R滯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