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智能汽車鏈展區,一場關于汽車產業創新與協同的盛宴正在上演。展區中,30余家頂尖企業和機構匯聚一堂,向觀眾展示了從產業鏈上游到下游的關鍵技術和最新產品。
展區內,一款能夠原地掉頭的新能源汽車吸引了眾多目光,旁邊則是能輕松放入汽車后尾艙的量產飛行器,這些創新產品無不彰顯著汽車產業的未來趨勢。而全新一代“超醇電混”技術的亮相,更是讓現場觀眾對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充滿期待。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在此次博覽會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第五代平臺化、集成化純電動白車身。據汽車板技術服務主任工程師趙春暉介紹,寶鋼正致力于從原材料供應商向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轉變,通過與多家車企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我們的工程師會深入車企的研發團隊,從車型設計的早期階段就開始介入,根據用戶的成本、重量和碳排放目標,提供材料優化方案。”趙春暉表示,這種先期介入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產品性能,還縮短了研發周期。
在汽車產業變革的大潮中,開放合作、協同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在鏈博會上,多家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選擇聯合展示,展現了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緊密合作。湖南視比特機器人有限公司與下游整車廠攜手,展示了自研的汽車漆面缺陷檢測技術;全球礦業巨頭力拓與寶鋼的聯手,則展示了從原材料到白車身的完整產業鏈協同。
新能源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同樣帶來了令人矚目的新成果。賽力斯集團創新推出的“廠中廠”模式,將核心供應鏈企業的生產線嵌入超級工廠內部,實現了本地化同步生產與供應,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特斯拉展臺上,企業展示了供應鏈本土化、協同化的成果,強調了與中國供應商的同生共贏關系。
在智能汽車鏈展區,不同產業間的互融互促也成為一大亮點。車規級芯片研發企業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多款專注于輔助駕駛、跨域計算的芯片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服務于車企,還可應用于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則帶來了用于汽車電池隔熱防護的氣凝膠產品,公司國際市場主管杜倚天表示,氣凝膠的應用領域遠不止于此,未來還有更多可能。
在鏈博會上,記者深切感受到了汽車產業協同共進的脈動。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整車制造商,再到新興技術領域的企業,各方攜手共進,共同推動著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這種深度融合、共進共贏的產業生態,無疑將為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