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上,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成果與未來趨勢引發關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指出,我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0%,在全球最高,泊車輔助駕駛技術等新興技術在中高端車型滲透率也超2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首破1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93.7萬輛,同比增長40.3%,占新車銷量44.3%。
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兼CTO杜強表示,2025年AI與汽車深度融合觸發產業范式級突破,AI成為決定產業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2025年上半年,自動駕駛商業化從“技術驗證”轉向“場景落地”,我國在智能化領域取得終端先行的優勢。張永偉強調,要加速普及輔助駕駛,擴大用戶基礎,為L3、L4級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打好基礎。
東方IC
技術突破是關鍵,但面臨挑戰。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王建強指出,主流自動駕駛技術難以突破L3級向L4、L5級發展的瓶頸,智能汽車安全需通過“類腦認知架構”實現向人類駕駛認知模式躍遷。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周時瑩認為,安全是不可跨越的鴻溝,車企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控制成本。
汽車智能化發展離不開AI操作系統支撐,東軟睿馳已參與實現多種形態的AI Agent,加速智能規模化落地。在智能化出海方面,中國車企迎來關鍵窗口期。江汽集團控股公司董事馬翠兵認為,這為中國車企進軍高端市場提供機遇。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盧放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需完成技術創新、管理模式、開放創新等關鍵跨越。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表示,中國技術正向全球汽車廠商提供,但智能化出海面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合規問題,需妥善應對以提升全球競爭力。(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