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表現無疑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其最新財報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整體營收實現了驚人的165%至170%同比增長,其中,國內市場收入增長了95%至100%,海外市場更是暴漲475%至480%。
泡泡瑪特的成功背后,有兩個關鍵因素不容忽視。一方面,年輕人越來越注重悅己消費,愿意為興趣愛好買單;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谷子經濟”的熱情高漲,推動了相關企業的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多家上市企業紛紛跨界進入潮玩市場。例如,1月,樂華娛樂子公司與潮玩企業熠起文化聯手創立了“Letsvan”;5月,萬達電影和中國儒意成為52TOYS母公司樂自天成的股東,隨后52TOYS遞交了港交所上市申請;7月,閱文集團則獨家戰略投資了毛絨潮玩品牌“超級元氣工廠”。
然而,盡管IP賽道看似火熱,資本市場的態度卻逐漸趨于冷靜。今年以來的幾筆跨界投資主要來自二級市場玩家,顯示出市場對泡泡瑪特能否持續保持高增長持觀望態度。
擁有大量IP資源的閱文集團,能否成為下一個“谷子經濟”的爆點?它與泡泡瑪特之間還有多大的差距?這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這些數據透露出兩點信息:一是閱文集團作為內容巨頭,其核心資源——精品IP的復利效應依然強大;二是憑借豐富的IP儲備,閱文集團正在積極探索IP衍生品這一新增量市場。
面對市場變化,閱文集團將重心放在了構筑“IP宇宙”上。這包括兩個維度:一是IP的豐富性和精品化;二是IP的系列化和延續性,如影視化、衍生品化等全鏈路開發。閱文集團擁有國內最多的網文作者資源,2023年作家數量達到1062萬,2024年又新增約33萬名。
近年來,閱文的業務重點逐漸向版權運營傾斜,推出了多部爆款長劇、電影和動畫,如《斗破蒼穹》系列。同時,閱文還進一步收購了藝畫開天,圍繞網文生態拓展至影視、動漫、游戲、有聲書等多個領域。
在IP衍生品方面,閱文集團近年來動作頻頻。去年10月,閱文投資了卡牌潮流文化品牌Hitcard,合作開發了《慶余年》《全職高手》等卡牌。今年年初,閱文再次提升了IP商業化的戰略地位,7月成為“超級元氣工廠”的獨家戰略投資者,持有其10%的股份。
“超級元氣工廠”以毛絨潮玩為特色,其母公司杭州樂橙自2022年起推出了多個IP,如“Cino”、“阿豆”等。其核心創新在于“毛絨+萬物”的復合材料工藝,為消費者提供了DIY改娃的空間。
閱文集團的這一系列操作旨在通過系列化運作實現IP價值的最大化。在潮玩市場,Labubu的火爆讓毛絨產品成為IP產業鏈的主要變現模式之一。閱文集團顯然希望攜手“超級元氣工廠”,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毛絨潮玩爆款,完成商業變現。
與泡泡瑪特相比,閱文集團的相似之處在于同樣擁有龐大的自有IP資源池。然而,閱文在IP衍生品方面的嘗試尚顯不足,缺乏像Labubu那樣能打動消費者的超級單品。目前市場上的IP衍生品多為手辦、模型等傳統形式,缺乏真正走向大眾的潮玩產品。
要想在潮玩市場站穩腳跟,閱文集團需要打造能夠拿捏當代年輕人情緒的爆款單品。例如,泡泡瑪特的哭娃系列就巧妙利用了年輕人的情緒映射心理,讓他們將自身情緒投射到虛擬角色身上。閱文集團需要學習這種情感共鳴的打造方式,通過IP運營賦予產品更高的情感屬性。
閱文集團還需要解決IP授權鏈條碎片化的問題。目前,國內IP授權涉及多個授權方,使得統一的形象和品牌傳播變得困難。對于閱文而言,如何確保IP形象、質量和運營的統一性,是打造超級單品的關鍵。
最后,閱文集團還需要加強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和銷售渠道管理。除了泡泡瑪特等少數企業擁有自營門店體系外,多數潮玩品牌的線上線下銷售依賴于經銷商。閱文需要通過IP將線上線下結合,實現多渠道統一管理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