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近期的一次深度訪談中,與《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前總編輯殷阿笛共同探討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與成就。作為搜索引擎巨頭的領航者,李彥宏分享了百度如何將生成式AI技術融入其廣泛的業務版圖,以及這一進程中的挑戰與收獲。
李彥宏回憶道,百度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逐步轉型為世界上少數能夠提供全面AI技術棧的公司。2023年3月16日,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這一基于大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不僅是全球上市公司中首個類似ChatGPT的產品,也標志著百度在AI領域的又一里程碑。李彥宏強調,百度多年投資于AI,特別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使得文心一言的推出成為可能。
自文心一言面世以來,用戶反饋積極,累計用戶已超過3億。李彥宏指出,團隊迅速響應市場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不同場景的語言模型,旨在平衡響應速度與推理成本。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得大語言模型的答案準確性大幅提升,如今用戶幾乎可以完全信賴這些智能助手提供的信息。
面對殷阿笛關于AI泡沫的提問,李彥宏坦誠表示,技術浪潮往往伴隨著泡沫期。他比喻道,正如移動互聯網興起時的泡沫,AI領域也必將經歷這一階段。然而,這一過程有助于淘汰無效創新,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企業。李彥宏認為,雖然行業氛圍可能比去年更為冷靜,但這也意味著更加健康的發展態勢。
在談及商業模式時,李彥宏解釋了百度為何選擇閉源路徑。他指出,盡管開源模型在某些領域如Linux或Python中取得了成功,但大語言模型因其復雜性和參數的不確定性,開源并不總能促進創新。百度通過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基于文心一言的API服務,實現了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李彥宏還分享了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展。他透露,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已在武漢部署了400多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覆蓋900萬人口。盡管完全自動駕駛(L5級)還需時日,但L4級的高級自動化服務已在多地實現,為乘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
針對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李彥宏持樂觀態度。他認為,盡管AI將取代一些傳統崗位,但也將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他呼吁社會各界積極應對這一技術革命,為即將到來的變革做好準備。
李彥宏還強調了中國在生成式AI應用方面的獨特優勢。他指出,中國更加重視應用驅動,許多初創企業正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大語言模型提升業務效率。百度自身也在積極重構產品,如搜索結果的18%已由文心一言生成。結合中國直播購物的熱潮,百度正利用生成式AI打造數字人主播,為消費者提供更為沉浸式的購物體驗。
在數據安全方面,李彥宏重申了百度的承諾。作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百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用戶隱私,并通過內部數據合規委員會確保數據安全。
訪談最后,李彥宏展望了AI對環境的積極影響,并預測了未來十年人與技術的互動方式。他相信,生成式AI將極大提升生產力,使更多人具備編程能力,從而推動社會整體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