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姆下架多款口碑商品上新好麗友#的話題,迅速沖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目前已突破1.4億,#山姆線上已下架好麗友#閱讀量達1.1億。
事件的源起是,山姆會員商店在近期集中下架了太陽餅、米布丁、低糖蛋黃酥等一系列高回購率的“網紅”口碑產品,取而代之的則是低糖好麗友派、溜溜梅、衛龍辣條和徐福記等一眾大眾品牌。
此舉一出,輿論嘩然。憤怒的會員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吐槽、發泄,“我花錢辦卡進會員超市,你賣我家門口就能買到的東西,把我們消費者當韭菜是吧?”
昔日“精選”的商品突然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常見的“普選”國貨,山姆引以為傲的“會員專屬價值”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中產階級們的抱怨,開始動搖山姆會員商店其賴以生存的品牌信任。
“精選”變“普選”
如今,在山姆會員商店App的搜索框里輸入“太陽餅”、“米布丁”等曾需要拼手速搶購的關鍵詞,如今已無法顯示任何商品信息,這些“網紅”商品已經悄然退出貨架。取而代之的,則是包裝精美的低糖好麗友派、徐福記燕麥藜麥蛋糕和衛龍高纖牛肝菌魔芋等產品。
爭議的焦點,并非新上線的這些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后山姆超市選品邏輯的變化。以低糖好麗友派為例,山姆會員商店宣稱其“減糖80%”、“增加30%可可含量”、“濃郁升級”,看似仍舊十分吸引人,但消費者的實際體驗卻大相徑庭,評論區里有消費者給出差評,“看到低糖才買的,但實際吃起來還是太甜”。
輿論壓力之下,山姆小程序已經下線了引發爭議的低糖好麗友派、衛龍高纖牛肝菌魔芋等爭議商品。短短一天時間里,山姆會員商店的“認慫”雖然平息了風波,但也暴露出了山姆在選品策略和會員預期之間的脫節。
更重要的是,山姆會員商店上線的好麗友,于2022年曾卷入“配料表雙標”的風波之中,后續雖然官方出面澄清全球配方一致,但對好麗友的品牌形象肯定產生了不良影響。此番,山姆會員商店短暫上線好麗友,又在一片輿論壓力下下架,恰恰曝出了其選品的問題。
一直以來,山姆會員商店260元或680元的年費,不僅是一張“會員門票”,而是被賦予了“中產階級通行證”等內涵。中產們要的也不僅僅是商品本身,更是一種通過商品劃分出來的“圈層隔離”和“優中選優”的購物體驗。
在此次輿論爆發后,諸多會員指出,“山姆會員商店不是一直強調高標準嗎,怎么也開始自降身價了?”
也有山姆會員表示,“之前辦會員都是沖著獨家進口商品來的,現在進口商品越來越少,代工廠、貼牌越來越多。”
「」發現,國內部分知名大眾品牌如盼盼、洽洽瓜子、徐福記、喜之郎、衛龍等通過披上全英文外衣的“改頭換面”方式進入山姆會員商店,廣為人知的如“panpan”、“chacheer”……這些品牌乍看之下名稱很高級,包裝也異常洋氣,但是“似曾相識”的感覺,也難掩其“普選”貨物的本質。
品控頻“翻車”
除了卷入選品爭議外,山姆會員商店還頻頻在品控上“翻車”,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其品質的信任危機。
2024年以來,山姆會員商店食品安全丑聞頻發。如牛肉變質引發輿論風波,3月被消費者投訴鮮奶結塊,6月被曝出“堅果有蠕蟲”,浙江消費者在購買的牛奶中喝出兩塊比指甲蓋還大的塑料片,未拆封的烤腸里發現毛發……
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讓曾經相信山姆會員商店“閉眼買”的中產會員們感覺到被“背刺”。據《財經天下》周刊梳理發現,僅2024年9月,山姆會員商店在短短10天內便連續曝出5起食品安全問題,包括深圳前海店牛腦包裝附著黑色蟲卵、南京店果汁飲料漂浮異物、常州店鮮肉月餅吃出牙齒等。黑貓投訴App上,投訴量也在快速增長。
頻發的品控問題背后,或與山姆會員商店快速擴張、組織架構調整等有關。
據了解,山姆中國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擴張期,在2024年山姆中國營收已經突破千億元,占到沃爾瑪中國業績的近三分之二。預計2025年,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中國開出8家門店,創下歷年新高。門店的增長,必然對品控帶去巨大壓力。
與此同時,在2025年1月,掌舵詹姆中國12年的總裁退休,由沃爾瑪國際業務高管接任。新總裁上任后迅速推進大區改革重組,將華東區拆分為江蘇、浙江和上海三個大區。這種組織架構的調整,在短期內也會影響到基層執行和品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