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熱搜上的大瓜,都是跟吃的有關的,不過除了宗家內斗的八卦,還有個事霸榜熱搜好幾天。
就是山姆超市換選品這事,又一個大品牌“塌”房了。
說來其實也簡單,因為有網友發現,山姆超市里居然上架了好麗友派,衛龍魔芋爽,甚至是溜溜梅!
于是有一群網友就炸鍋了,曾經被當作中產超市,精致生活標配的洋品牌,里邊居然上架了我在樓下小賣部就能看到的牌子,那我還去你這干啥?
不少網友的觀點是,哥們一年花了幾百塊錢的會員費,結果你就給我上這個?
不少媒體也紛紛下場開團,起的標題也非常具有攻擊性。
比如“山姆拿什么留住百萬會員”,“狂飆的山姆該反思了”“山姆丟了差異化也就丟了會員”,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感覺山姆這波好像已經臭了,大家甭管有沒有開過卡,反正是個人都能上去踩兩腳。
不過互聯網嘛,就這樣,但你要真的隨著這波大流,真去踩一頓,高呼把山姆趕出中國,那我覺得這其實有點不太冷靜。
在一些網友看來,山姆選品玩這套,屬于是是核心需求沖突。
有網友甚至在微博評論區說,我花錢充山姆卡,目的就是買山姆自營的高級貨,我逛的超市可是山姆,山姆的東西那跟平民吃的能一樣嗎?
而當大家常見的牌子真的被端到了他們的桌上,這種區別似乎迅速消失了,于是有的人就開始焦慮了。
一句話,我是去山姆裝逼的,現在不夠裝逼了。
但問題是,山姆貨架上的這些“大眾品牌”,真的跟你樓下小賣部里的是一個東西嗎?
就拿好麗友派來說,山姆里的好麗友派雖然也是一塊錢一個,口味也跟大家平常吃的差不多,但用料其實是不一樣的。
除了降低糖分含量,還使用了30%的真可可,而不是代可可脂。同樣的,山姆的溜溜梅在包裝上也指出了原產地,而且這些所有“本土”產的商品,都是山姆專供的。
編輯部同事專門買了一盒
也就是說,雖然山姆里上了你家樓下小賣部的零食牌子,但是你在樓下買不到這個東西,這玩意只有山姆能買到。
雖說好麗友是在中國食品廠生產的,但如果有人糾結這牌子算不算國產,那我們不妨打個比方。如果明天山姆上架了哇哈哈AD鈣奶,但是純牛奶無添加劑的頂配版本,那它該不該被趕出山姆?
這個問題的核心,歸納起來就一句話,沒貼洋品牌的國產優質產品,到底配不配進高端超市?
實際上,對于山姆來說,這種因為“不夠裝逼”而引發的爭論,其實有點莫名其妙。
編輯部的山姆資深會員也告訴君,山姆本來就會定期輪換商品,一些網友遇到喜歡的被下架,新上架的不喜歡,就會發聲控訴,但這根本不代表全體會員的態度。
我們采訪了一位長期與山姆供應鏈有合作的業內人士(化名坤龍),他提到,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好麗友派,其實在山姆新品中銷量排名第三,好評率也非常高。
而山姆用本土食品廠的東西,也從來不是啥新鮮事,山姆里上架的東西,選品只占三分,剩下七分都依靠供應鏈。相對于開市客的古板和高傲,山姆正是因為積極擁抱本土供應鏈,提出高的準入標準,才讓會員們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商品。
要讓山姆拋棄遙遙領先的中國供應鏈和食品生產能力,反過來去聚焦于少數人的情緒價值和裝逼需求,這根本是做不到的。
而這個占了七分的供應鏈,門檻也堪稱變態。
這位做供應鏈的坤龍老哥還發文說,想進山姆你光產品好還不行,還得有專利,這玩意是準入門檻。
完事你供應鏈的穩定性也要很夸張。山姆內部的紅線是,履約率低于95%直接出局,有的供應商不得不同時簽三家物流公司,還有的廠商因為當地暴雨,斷了兩天貨,直接被山姆永久拉黑,連補貨的資格都沒了。
至于驗廠環節更是反人類,甚至連滅蠅燈的高度都精確到厘米,還經常找第三方來搞突擊檢查。有個工廠老板,砸了上百萬改造車間,結果就因為蟲害記錄表缺了一頁,直接被斃了。
用這老哥的話說,山姆的成功不在于會員制,而是在于他讓大家明白了,什么樣的產品才配會員制。而這樣的優質產品,并不與進口商品掛鉤。
其實這么看來,山姆反而是更加客觀的,它“對進口商品早就祛魅了”,反而用一套極度嚴苛的標準,挖掘并倒逼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國產供應鏈廠商完成了升級。
而那些因為好麗友、溜溜梅、衛龍而覺得不夠逼格的人,才是在親手否定這些國產廠商的努力。
雖然這些能進山姆的國產品牌,模樣跟以前長得差不多,但用半佛仙人的話說,同平臺的東西亦有差別,武松和武大郎那也是同平臺的,山姆最該做的是給特供商品貼個巨大的山姆logo,讓噴的人有的可裝。
當然,說了這么多,咱也不是要給山姆洗地,更不是說山姆就完美無瑕了。
恰恰相反,山姆因為擴張太快,自己身上的問題也一大堆。
先疊甲,真沒洗,也沒恰山姆的爛錢,甚至我還給山姆充卡,我才是山姆的客戶爸爸。你要說這山姆冤不冤,那我要說,它因為選品被網暴有點莫名其妙,但它因為別的事被噴,一點都不冤。
自打去年年底,供應鏈背景的高管上任CEO,就把前任“會員第一”的理念給扔了,主打一個降本增效,規模優先。
另一方面,現在雖然山姆在國內的會員有500萬,但增速已經沒前幾年那么夸張了,開始依賴存量運營。
于是山姆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瘋狂開店,從年初的46家干到了現在的54家,年底據說要沖60家,連昆山、晉江這種富得流油的縣級市也安排上。
這么一來,為了降成本、沖業績,山姆的自有品牌占比直接從30%掉到了18%,對國產供應鏈的需求也更大了。
結果就是,雖然對上游供應鏈要求得像個變態,但門店里賣的東西,翻車翻得也五花八門。
你只要在微博上一搜山姆倆字,詞條全是像什么山姆蛋糕發霉、山姆堅果里有活蟲、蛋糕出現蟲卵、牛奶外盒附著黑色蟲卵等,山姆黃牛代購怎么怎么暴利這種。甚至在黑貓投訴上,有關山姆會員店的投訴超過1萬條。
這其實都是山姆瘋狂擴張帶來的后遺癥,也是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總之,一個賺中國人錢的洋品牌,還主打會員服務收哥們這么些錢,結果沒服務好,那不噴你噴誰?
所以,該噴還得噴。
但我們得搞清楚,噴什么,為什么噴。你可以噴它門店管理差,噴它水果里有蟲,噴它價格雙標,這些都是它該受著的。
但如果因為對山姆的不滿,把火撒到那些好不容易通過地獄模式考驗、努力擠進高端局的國產品牌身上,
否定中國本土企業和供應鏈的進步,迷信中國貨比不上進口貨的落后思想,甚至讓整個來之不易的“嚴選模式”和消費者“閉眼買”的信任就此崩塌,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而這,是比打倒一家超市更嚴重的后果。
撰文:納西
編輯:江江 & 面線
美編:子曰
半佛仙人:山姆十萬火急,得抓緊研究P圖 藍鯨新聞:好麗友進山姆,中產不買賬了 21財經:不交會員費,百萬人每天直播逛山姆
CBNData:架構大調整、加速開店,山姆中國要收割“縣城中產”了?
財經網:所有人都在學的山姆,沒有秘密
我是坤龍:山姆選品究竟有多嚴格?
微博,抖音,小紅書@坤龍@AMANDA等,部分圖源網絡